第五个国家公祭日 默哀一分钟写入法规
时间走的很快,这个日子是需要记住的。又一年冬日,转眼已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1周年。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凛冽的寒风中,凌厉尖锐的防空警报声再次在南京上空拉响。
家国休戚与共,人类命运共通。这一天,《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正式实施;这一天,来自世界各地爱好和平的人士,聚首南京,共同推开记忆之门,为的是一起点亮和平之光。
国家公祭“默哀一分钟”写入法规
从2014年开始,每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公祭日当天,南京全城默哀一分钟。今年,“默哀一分钟”被明确写入法规。
今年11月23日,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全票通过《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第十二条明确,举行国家公祭仪式鸣放警报时,除了正在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正在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以外,其他人员就地默哀一分钟,其他机动车、火车、船舶等停驶鸣笛致哀一分钟。该《条例》于今年12月13日起正式实施。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表示:“《条例》具有里程碑意义,让国家公祭各项保障工作有法可依。法律支撑下的仪式感,有利于更好涵养爱国主义情怀。”《条例》主要起草人之一、江苏省人大代表、江苏三法律师事务所主任孙勇认为,《条例》中的规定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导向意义,发挥了立法的价值引导功能,更能进一步凸显南京“博爱之都”“和平之城”的城市形象。
《条例》选择在12月13日当天实施,彰显意义。“在《条例》草案起草和征求意见阶段,我们就听到民众对此的呼声:肃穆的仪式感,应该贯彻到行为和环境中去,这是对国家公祭意义的彰显,也是对民族精神的捍卫。”南京市人大代表、江苏三法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刘伟说。
近年来,纪念馆的接待量逐年猛增,截至2017年底,纪念馆已接待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7370万名观众,公众对于这段历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条例》明确了纪念馆的特殊法律地位,强调国家公祭场所管理区及周边建设项目应当与国家公祭场所庄严、肃穆、清静的环境和氛围相适应。
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卫星认为:“《条例》明确纪念馆的特殊法律地位,强调营造国家公祭场所庄严肃穆的仪式感与总体氛围,顺乎民意,非常必要。”
记忆不会凋零,更广维度传播历史
12月6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最近去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秀英、赵金华、陈广顺举行熄灯、悼念仪式。
记者看到,在纪念馆的展厅中,两侧墙面上,挂着自2017年9月30日登记在册的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照片灯。时间流逝,已有不少盏灯箱随着老人们的相继去世而熄灭了。
截至目前,今年已有2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去世,目前登记在册的幸存者已不足百人。我们目送他们的离去。但是,记忆不会凋零。
12月7日一早,91岁的刘健芝和83岁的祁恩芝老人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他们从1994年至2002年拍摄的1008张胶片底片、2002年至2018年11月拍摄的22286张数码照片、5本《坚守24年的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祭奠活动纪实》图册。
祁恩芝老人说,只要还能拿动机器,我们就会一直拍下去。我们想告诉后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国人当自强。
今天,《历史和平发展——马吉祖孙的南京影像》摄影展在南京开展。1937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国际友人约翰马吉选择留在南京,与约翰拉贝、魏特琳等国际友人组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并用16毫米摄影机秘密拍摄日军暴行,这些影像成为留存至今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唯一动态画面。现在,约翰马吉的孙子克里斯马吉用镜头记录今天的南京城和南京人的生活状态,通过新旧影像对比,向世界传播南京大屠杀史实、传递捍卫珍爱和平的理念。
克里斯马吉对记者说,铭记历史的方式有很多种,共同目的是让这段历史一代代铭记,让人们记住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避免悲剧和杀戮再次发生。“希望能通过马吉家族的照片连接过去与现在、中国与西方,让更多人了解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也看到人们如何在战争中幸存,又如何重生,创造出一个美丽新世界。”
今年4月4日,日本友人松冈环也将30年来所记录的300多位大屠杀亲历者珍贵的口述原始影像资料捐赠给纪念馆。以日本老兵三谷翔为原型的纪录片电影也正在制作中。
松冈环说,坚持30年,是为了让孩子们正确、客观地了解这段历史,将真相告诉后人。也是为了不让自己曾接触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们失望。只要自己还干得动,就一定会坚持下去。
更多的年轻人正在加入到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与传播中来。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院长张宪文表示,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关注这段历史,今年研究院有关大屠杀史研究相关课题申请者中年轻人就占多数。
共筑家园,和平之城传递世界心声
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意味着中华民族这段历史的血色记忆成为世界记忆,“申遗的成功成为南京大屠杀历史传播的新里程碑”。近年来,南京大屠杀史实知晓度逐年上升。仅在2017年,就有26万余外国人来到纪念馆参观,在纪念馆的留言本上也留下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字。
“这是一段悲惨的历史,应该被世人铭记,并且以后不能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加拿大圣托马斯市市长海瑟杰克逊参观纪念馆后留言,“参观了有关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史料,非常震撼,捍卫和平是人类的心声。”挪威学者、有着“和平学之父”美誉的约翰加尔通感慨。
继2016年10月《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冈城进行后,2018年6月,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走进白俄罗斯、捷克。展览以“欧美人士视角”为切入点,以“第三方档案”为素材,客观呈现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短短几天内吸引很多当地市民自发前往观展,并给他们带来深深的震撼。
白俄罗斯伟大卫国战争博物馆馆长史利亚赫金感慨:“《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走进白俄罗斯,将促进两国人民对二战历史的进一步认知,加深彼此的了解。把记忆存留下来,是为了让悲剧不再发生,推动世界和平。”
捷克摩西州副州长卢卡斯为之动容:“欧洲民众渴望加深对亚洲国家二战史的全面知晓。尽管说什么都无法让无辜死难者重生,但我认为纪念这样的历史事件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让所有人都在心中记住战争的残酷,在内心深刻反省,这样才会防止战争历史重演,推动世界和平。”
和平,对南京这个经历苦难的城市来说,意义非凡。
2017年9月4日,“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向全球公告,南京成为第169座国际和平城市。
2018年9月,2018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在南京进行,主题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国际和平城市协会”项目执行会长弗雷德寇兹先生表示,南京成为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所有国际和平城市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传统,也会明白中国在构建世界和平城市目标中作出的努力。
12月7日,“携手并进,共筑和平”——2018中外音乐光影和平汇演在南京举行。来自中国、巴西、阿塞拜疆、埃及、印度、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300多名大学生不惧寒冬,发出同一个声音——和平。当无人机编队拼接出的“PEACE”(和平)在空中定格时,更是表达出人们对山河壮美、人民幸福、世界和平的衷心期盼。
今天,和平鸽继续放飞,穿越这座古老的城市,飞向高远的天空与未来。81年来,南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也在伟大复兴中走向新时代,创造新辉煌。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心手相连,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和信念无比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