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不燃烧”的IQOS为何频频被“出现”在地铁或飞机
最近,频频发生的“地铁车厢吸电子烟事件”不断地把电子烟推上尘嚣。先是有网友爆料,称在上海地铁9号线上,有一名男子公然抽电子烟引发众乘客的反感;就在前天,又有北京地铁10线列车的乘客投诉有一名女子不顾劝解大口抽电子烟,包括上个月发生的国航驾驶员因为吸电子烟而迫使飞机临降等等事件,很多人认为这些新闻里的电子烟就是IQOS,IQOS于是成为了这些不愉快甚至危险公众事件的“暴风中心”。
据笔者的观察以及网上部分IQOS使用者的反馈,视频中那位女士所使用的电子烟其实凭外观即可看出并非IQOS。严格来说,IQOS也不是普通的电子烟,IQOS之所以被“电子烟”了,主要是因为IQOS已经成为了一种爆款的存在,特别是当网上爆出某些明星也是IQOS的使用者时,注定了IQOS的风靡,而且正在变成一种潮流,因而当大众看到电子烟就会自然的联想到IQOS。
尽管看起来,IQOS和电子烟使用的方式差不多,因为有电子设备的参与,把IQOS算作电子烟似乎无可厚非,然而二者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与大众所熟知的电子烟的原理不同,IQOS是直接对烟草薄片进行加热,只不过它不采用传统烟草“点燃”的方式,而是借助电子设备来进行加热。在烟草行业, IQOS的学名其实是“具有减害潜力的加热不燃烧产品”,至于电子烟,其实是使用雾化“电子烟油”的方式来满足使用者。早在1963年,美国的吉尔伯特首次提出电子蒸汽烟概念,到了2004年,中国的医师韩力将电子烟的概念产品化。一般的电子烟主要由盛放尼古丁溶液的烟管、蒸发装置和电池三部分构成,尼古丁溶液通过蒸发装置雾化,产生气雾,让吸电子烟者产生一种类似吸烟的感觉。
IQOS和普通电子烟最大的区别是仍然使用了烟草,通过加热释出含有尼古丁而不含焦油的气雾。但无论是IQOS还是电子烟,所产生的气雾和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都有本质不同。长期以来的科学实验证实,吸烟真正的危害来自于香烟点燃时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和焦油,而不是尼古丁本身。从IQOS的研制者菲利普·莫里斯集团(万宝路品牌的母公司)的官网上查到的相关资料显示,IQOS做到了在将有害物质减少90%的前提下,保持了真烟的口感。网上部分IQOS使用者也表示,相比于真烟的“二手烟”,IQOS的气雾,味道小多了,也不那么呛人,比真烟的可接受度要高得多了。
吸烟本是一种个人选择,但不应影响到他人。然而,在禁烟比我国严格的多的日本,IQOS却是爆款存在,很多不允许吸烟的地方甚至专门设立了“IQOS专区”。或许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以IQOS为首的加热不燃烧烟草产品顺应了越来越严格的世界控烟趋势,为烟民和非烟民提供了和谐相处的可能。
笔者认为,新科技新产品为那些不能或不愿戒烟的人,提供了更好的选择。被视为烟草界”iPhone”的IQOS的出现正在推动全球烟草行业进一步的变革,也许未来有一天,将不再有烟民和非烟民之间因为“吞云吐雾”产生的闹人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