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婚姻登记数量连续四年下降 与人口基数有关
结婚是一件喜事,对于很多上班人来说,结婚的意义不仅仅结婚。在出生人口和出生率下降的同时,我国的结婚人数已经连续四年呈现减少的态势。
民政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063.1万对,比上年下降7.0%。结婚率为7.7‰,比上年降低0.6个千分点。
这也是我国连续四年结婚人数减少。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346.9万对,不过在经历这一近十年的历史高位后,其后四年连续减少。尤其是近三年的环比下降幅度都超过6%,到2017年,结婚对数比2013年的最高点减少了283.8万对,下降了21%。
结婚人数的减少,与人口基数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25-29 岁办理结婚登记占结婚总人口比重最大,占 36.9%。由于当前适婚主力军为90后人群,而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90年代执行较为严格,这一代多为独生子女,导致目前结婚登记的总人数相对减少。
数据显示,我国出生人口在1987年达到改革开放后最高点的2508万人之后,开始呈现明显下降的态势,到1991年后,降至2200万人以下,至1998年,进一步降至2000万人以内。也就是说,在这个人口基数上,到明后年结婚对数就可能下降至1000对以内。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随着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女性经济地位的独立,结婚的年龄在不断推后,生育的意愿也在不断下降。
12年前从武汉大学本科毕业的周女士今年35岁,当时班上的6名女生中,现在仍有3人未婚。“我们班人数较少,如果扩大到整个专业来说,我们现在还有三分之一的女生未婚。每个人未婚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可能以前比较任性,就错过了适合的人。有的则是喜欢一个人生活自由自在。这都是个人的选择。”
此外,近年来我国人口由中小城市、农村加速向一二线大都市转移。而一二线大城市的工作节奏更快,在高房价之下,生活压力更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年轻人结婚和生育的愿望。
结婚人数的迅速下降,也必然带来出生人口的下降。国家统计局1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出生人口减少了63万人。与此同时,2017年一孩出生人数724万人,比2016年减少249万人。造成出生人口下降,特别是一孩出生人口下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2017年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近600万人。
面对妇女生育意愿和出生率下降的态势,一些地方鼓励、奖励生育乃至全面放开生育的呼声高涨,目前包括湖北咸宁、山西、陕西等地也提出鼓励奖励生育乃至全面放开生育的政策和建议。
例如,陕西省统计局日前在其官网上发布了《陕西省2017年人口发展报告》提出了关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包括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提高妇女生育意愿。未雨绸缪,适时全面放开计划生育,出台鼓励生育措施,通过对生育进行补贴奖励等方式提高生育意愿;优化幼儿养育环境,减轻幼儿养育负担;提升孕产医护水平,缓解医护供需矛盾。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提高生育意愿必须要有一系列有关民生的公共服务制度安排。比如生小孩免费、产妇的带薪休假安排、小孩的健康营养补贴等;再比如,目前的高房价导致了低生育率,那么未来如何加快保障房建设,做到住者有其屋很重要。“这些方面到底谁来出钱?地方政府有没有动力去做?这就需要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
在结婚人数不断减少的同时,离婚人数却在逐年走高。根据民政部的数据,2017 年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437.4 万对,比上年增长 5.2%,其中:民政部门登记离婚 370.4 万对,法院判决、调解离婚 66.9 万对。离婚率为 3.2‰,比上年增加 0.2 个千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