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瓦地里长出的城市 演绎了人类进步的精彩传奇
想想在老一辈的时期,各地还是很贫瘠的。40年不过是人类历史长河的一瞬,但1978到2018年古老中国的现代崛起,却创造了人类发展的伟大奇迹,演绎了人类进步的精彩传奇。
4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城镇化起步进入高速发展期,城市不断向前,一栋栋高楼开始拔地而起。许多种施工机械开始出现在楼盘建设现场,汽车成群结队的在施工现场运输建筑材料,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也频频出现在施工现场……建设的热潮如火如荼。
40年弹指一挥间,一座座城市从曾经的“破旧”变身国际化大都市、住房环境从曾经的旧房到如今的宜居、建筑工地泥泞不堪到现在的智慧工地……城市不断旧貌换新颜。
一场场巨变已然发生。
工地与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裂变,城市大力发展基建推动高速运转,跟随历史的滚滚车轮,一座座城市和一栋栋高楼开始进入了快速建设期。
在当时,建造房子仍旧以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为主。在大家的传统观念里,房子要一砖一瓦地盖。
在当时盖房子现场,见到的大抵是这样的印象:建筑工人把一个个砖块砌成墙体,工地上到处是沙子、水泥,轰隆的搅拌机,高悬的脚手架……
由于能够用于建设的施工机械实在是少之又少,传统工地会有很多现浇设备进场,如搅拌车辆等,还有木方、钢管、模板等周转建筑材料现场堆放,很杂乱,噪声、粉尘较为严重。
多年来,由于建筑业本身固有的露天作业、危险性大等特点,在传统的粗放的施工现场管理模式下,社会把“建筑工地”当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
搭积木盖房子
尘土遮天蔽日、道路泥泞不堪、建筑垃圾胡乱堆放、机器噪声轰轰隆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长久以来对建筑工地的直观印象,但这已经是建筑工地的过去式!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祖国大地沧海桑田,建筑工地的风貌也早已悄然变迁。
相比传统的建筑模式,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兴起,据今年年初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要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碧桂园作为响应国家发展装配式建筑号召而自主创新研发的建造体系,SSGF已申请441项专利,以“Safe&share安全共享”、“Sci-tech科技创新”、“Green绿色可持续”、“Fine&fast优质高效”为四大核心理念。
碧桂园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更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绿色,显著提升了生态环保效益。
SSGF每个楼层均为模具空中装配、一次整体浇筑成型,大幅度减少木材、砂石等使用,大大降低环境和能源成本。以2016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16.7亿平方米为例,如果都采用SSGF,可减少数亿吨装修垃圾,节约70万人的一年生活用水,节约相当于2倍上海面积的森林、5倍珠江排沙量的河沙……
此外,在运用SSGF体系现场工地环境也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脏乱差不同,工地显得干净有序,建筑工人们通过完全模块化和智能化的作业,渐渐把房子盖起来,就跟“叠积木”似的一块块叠加起来,过程非常有序、高效、干净。
目前SSGF 高质量建造体系已经在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尼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推广普及,受到当地政府部门、合作伙伴和消费者的好评。
从传统工地现场到如今的智慧工地,40年改革开放劈波斩浪,建筑行业实现了起飞、转型到跨越的“惊人一跃”,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