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刻不容缓 网络成瘾现象十分严峻
青少年是将来祖国的希望,教育事业是重中之重。唯利是图无法成为令人尊重的企业,漠视责任终究会受到法律严惩。当务之急是要把防沉迷措施建立起来,把社会责任落实到位。
12岁小学生打赏网络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元积蓄;一青少年沉迷互联网赌博,走上盗窃之路;13岁少年沉迷某款网络游戏,疑似模仿游戏中翻墙跳楼动作而身亡……近段时间来出现的一些相关案件,背后都有网络沉迷的因素,这提醒人们: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刻不容缓。
去年底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未成年人互联网总体普及率高达98.1%。与之相伴的是,网络成瘾现象十分严峻。青少年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沉迷游戏、过度用网消耗了精力、耽误了学业,进而导致精神颓废、身体羸弱;网络信息泥沙俱下,孩子辨别能力不够,难免造成价值观走偏、行为失范,甚至诱发盗窃、暴力等违法行为……凡此种种,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更会对家庭、社会乃至国家长远发展带来巨大危害。世界卫生组织也于今年6月份,将网络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课题,也是一项社会治理挑战。
客观来说,青少年沉迷网络有着复杂的原因。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渴望得到认同等心理特点是一方面,规范管理、合理引导、预防治疗不够也是重要原因。其中,一些企业诱导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做法难辞其咎。就拿网络游戏来说,一些游戏开发商为了赚孩子的钱,专门研发门槛低、互动性强、奖励诱惑多的网游;为了把少年儿童培养成“忠实玩家”,新角色、新道具、新玩法层出不穷;更有甚者在游戏中添加淫秽、赌博的成分,引诱腐蚀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再比如一些网络视频平台,不仅缺乏针对青少年的内容分级,更是通过“算法推荐”“奖赏反馈”等成瘾机制的设计,让一些青少年“根本停不下来”。这些诱导成瘾的企业行为,需要得到有效的治理。
为了解决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规定。去年底印发的《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对网络游戏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内容进行集中整治;前不久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重拳整治网络空间秩序、规范青少年网络使用,体现了管理部门的决心。但就目前来看,面对屡见不鲜的诱导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不断发展的互联网产品形态,监管的提升仍然有较大空间。如何建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体制机制?如何加强对网络游戏、视频等产品的监管审核?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把好防范网络沉迷的关口?这些需要相关部门抓紧论证、出台切实可行的办法。
当然,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个难题,单靠管理部门的努力远远不够。对于企业来说,追求利益无可厚非,但唯利是图无法成为令人尊重的企业,漠视责任终究会受到法律严惩。当务之急是要把防沉迷措施建立起来,把社会责任落实到位。另一方面,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引导不能缺席。强制命令、一味禁止容易激发逆反心理,关键是帮助孩子做到健康上网、正确用网。多方发力、齐抓共管,方能让青少年远离网络沉迷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