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技术新突破或可治疗帕金森病等疾病
原标题:造血干细胞技术新突破 或可治疗帕金森病等疾病
干细胞作为一项高新科技,近20年来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给人类的健康以及医学事业带来了跨时代的变革,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干细胞技术将有望应用于自闭症、老年痴呆症、抑制肿瘤、帕金森症等疾病的研究和治疗。
目前,中国面临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人口达到2500万左右,所以在这方面我们知道65岁以上人占到5%左右,在帕金森病和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方面面临了很多的挑战。”7月27日,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郑加麟在“2018生物科技与转化医学国际高峰论坛”上表示,通过研究发现,干细胞治疗或可以有效治疗帕金森病和阿尔兹海默症。
据了解,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俗称“干什么都行的细胞”。
干细胞领域是医学突破口
干细胞之所以能获得政策青睐,重要原因或在其广泛的医学价值。干细胞被认为是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外的另一种疾病治疗方法,有望引领再生医学革命。
干细胞及其分化产品为有效修复人体重要组织器官损伤及治愈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要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以干细胞治疗为核心的再生医学,将成为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的另一种疾病治疗途径,从而成立新医学革命的核心。
“干细胞有巨大的潜力帮助人们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从而帮助人们应对包括糖尿病等疾病。”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教授Sean J.Morrison表示,研究表明,癌本身就是因为细胞不协调所产生的,尤其是细胞在组织当中开始以不合理的调节方式,不断自我复制和生成,从而形成肿瘤。目前,实验室已发现,通过干预干细胞可以自动进行造血干细胞功能调节,抑制肿瘤活动程度。
医学经历了几个时间段,我们从对人体自身的一无所知,到以打针吃药为主要手段的现代医学技术,逐渐过渡到基于细胞技术的生物治疗的无药时代,这是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未来产业角度和对人民健康生活需求而言,干细胞都应该是未来发展的重大机遇和突破点,而在未来的大健康领域,干细胞应该是其中的核心部分。
不过,虽然我国干细胞治疗研发水平不比国外差,但基础研究的临床转化和产业化依然面临瓶颈。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制约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可从技术层面以及政策层面来考虑。技术层面包括缺乏原创性科研成果、规模化标准化制备、质控要求高等,政策层面包括政策监管与产业化进程不能同步等。”
从全球市场来看,干细胞技术及开发近年来一直受到国际资本市场的热捧,仅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的上市股票中,干细胞概念股的相关市值就超过300亿美元。三胜《2014-2018年中国干细胞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分析报告》预测,全球干细胞产业近两年的潜在市场约800亿美元,而到了2020年前后可高达4000亿美元。
那么,中国市场又是如何?
其实,早在2013年3月7日,原卫生部与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就联合发布《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管理办(试行)》、《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及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规范中国干细胞研究和应用,根据这三项法规,干细胞产业将形成:“干细胞库(药种)→干细胞制剂制备企业(药厂)→医疗服务机构(医院)”这一产业链条,而其中,干细胞库更是已成为整个产业的基础和核心。
在政府的大力投入和科研人员的不断突破创新之下,中国干细胞产业已经处于继欧美发达国家之后第二梯队中的领先地位。
2015年7月20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布了《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以国家法规的形式通过8大章节55条细则详细地公布了干细胞临床治疗的前期化标准。这也直接意味着我国全面、有序开展干细胞临床治疗时代已经开启。
据记者了解,中国目前干细胞的产业化应用主要在干细胞存储、细胞制备、研究技术、治疗解决方案以及相关基础服务等方面。干细胞研究领域,有很多机构和企业,但大部分还处于探索阶段。
与此同时,在国家政策与资本的催生下,中国干细胞产业也已经形成了从上游存储到下游临床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被给予了较高的市场期待,多家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干细胞产业规模将达4000亿元,目前中国干细胞市场规模已超过4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
而根据近日公式的《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来看,里面将“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2018年度拟立项项目信息进行了公示。公示清单显示,2018年度拟立项项目共计30项,共计获得中央财政经费5.8544亿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