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之俯与中国:雪场尽头是骨科?历代骨科会同意?
原标题:冬奥之俯与中国:雪场尽头是骨科?历代骨科会同意?
2022年2月19日11:00,北京冬奥高山滑雪项目的最后一块金牌,即团体项目的奖牌争夺战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展开。作为一项比拼速度的运动,高山滑雪在给人们带来刺激体验的同时也充满了意外和危险。故而坊间有戏言:“雪场的尽头是骨科”。
确实,随着近年来冰雪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有了因为滑雪而不得不去骨科走一遭的经历。也幸亏如今的医疗水平相较于以往已有巨大的进步,我们能更有效得恢复健康。不过,古人也能有这么好运吗?
一、古代骨科的萌芽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医学在极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领跑地位。而在中医里,骨科几乎与整个中医学同寿:毕竟不仅滑雪可能造成骨折,最日常的生产生活也有可能。
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石镰(又名“砭石”),后又将其发展为骨刀和骨针。先秦文献多有记载,砭石是一种用以切割痈疡的工具。“痈疡”在古时是对皮肤化脓性炎症的泛称。《周礼》载治疗这种疾病要“祝药劀杀之齐”,也就是切开搔刮脓血,用药追蚀死骨腐肉,以及药物外敷包扎。可见砭石大抵就是当时的一种基础外科手术器械。
同时,考古学证明:春秋之前,我国就已经有了穿颅手术和拔除侧门齿的手术。且穿颅手术还发展出了刮削、挖槽及切割等好几种方法。因而在当时穿颅手术或许已非极为罕见的骨科手术。
不过直到汉代,随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骨伤科手术才真正具有雏形。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记载,汉人已经有了用酒和药水冲洗伤口而促进愈合的认识——这堪称创口清创消毒技术的发端,也是骨伤治疗从单纯的“哪痛医哪”到治疗逐渐有骨伤科手术之体系的雏形。
此外,《黄帝内经·灵枢·痈疽》还提到:“发于足指,名脱痈,其壮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这是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关于截肢手术的记载。
二、古代骨科的发展
东汉末年至南北朝,频发的战争让无数人尝到伤痛,医治骨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保命,关羽成为“刮骨疗伤术”史有所载的第一位体验者。且《三国志》还记载了华佗经手的另一场手术——那极可能是我国第一例有记载的骨髓炎手术。南北朝时,切开复位的治疗方法于经常骑射的北方将士们而言也已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治疗骨折的手段。
到了隋唐,强大的经济和文化实力为骨伤科手术的技术进步提供了基础。成书于隋朝的《诸病源候论》甚至提出了一系列与现代医学一致的观点:开放性骨折的清创要早;射入体内的箭矢和破碎的骨头最好要去除;伤口缝合需要分层,缝合不当也可能造成感染;包扎要正确,且大块骨折片复位缝合后,患处最好不要屈伸。《酉阳杂俎》还记载,唐代时曾有一位荆州的医生对一位小腿骨折的患者采用了全身麻醉,之后才为其进行切开复位手术。
至宋代,“外科”一词正式产生。北宋太医局设立的“疮肿兼折疡科”也成为我国最早由官方设立的骨伤科。加之解剖学在宋代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手术器械和麻醉技术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宋人终于可以比前人更加轻松地从骨折中康复。
三、堪称离奇的骨科移植
除了稳扎稳打地一步步发展骨科,古人还曾留下了一些如今看来都十分离奇的骨科手术记载。
南宋人洪迈所著的《夷坚志》称,河南曾有一妇女因下颌生疽而最终导致下颏与下颚脱落,危在旦夕。为了拯救这名妇女,其家人四处求医,最终找上一位有办法的外科医生。这位医生表示,如果能找到一个与这女子的下颏相似的活人下颏,那么这位妇人就还有救。妇人的丈夫认为这手术太残忍,不愿同意。但妇人的女儿与家仆都想救妇人一命,最终偷偷请医生为妇人换了一个下颏。术后,妇人的患处被包扎得严严实实,终日只能食用稀粥。但半月以后,除了在面部留下一条细线般的红色疤痕,妇人的身体再无一点问题。
成书于明末清初的《虞初新志》还记载,河南邓州曾有一陈姓男子,依凭一手高超的骨移植和断肢再植技术而在张献忠麾下颇受尊敬,甚至被人称为“老神仙”。某日一位士兵在撤退作战中胫骨严重骨折,“老神仙”便先锯掉骨折的两端,再取适宜长度的他人胫骨为士兵接骨,最终让其恢复如初。
按照这些古籍的记载,患者们能痊愈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就当时的医学,甚至参考今日的医学,那些传说中的妙手回春或许终究只是传说。毕竟直到今天,如果在滑雪时不慎受伤,我们都得老老实实按照医嘱手术和康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