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医生科普你知道医院里X光、CT、MRI的区别吗
“医生,核磁太贵了,能不能换成CT?”
“医生,我不怕花钱,给我拍最贵、最好的片子!”
“医生,你这先让我拍X光,又让我拍CT,最后又让我拍核磁,这不是折腾我呢么?早知道直接让我拍核磁多好?”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有些哭笑不得,其实这些检查都有各自的应用范围,并不是想拍啥片子就拍片子。但是绝大多数患者其实是搞不清X光片、CT、核磁共振这三种检查有什么区别,所以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骨科领域常用的三种影像检查方法。
X光片原理:
一般提到拍X 光指的是平片,比如最常见的做胸透,几秒钟一张照片就出来了。原理是x光从外面穿透人体到另一面,穿过的过程中会被身体吸收掉一部分(衰减,attenuation),不同组织的吸收程度不同,本来均匀的x光到了接收端就变的参差不齐,这个参差的信息就会显示我们身体的组织分布信息。
简单来说,就像是当你选一个西瓜的时候,X光就是给瓜拍一个透视照,看看里面的瓜瓤怎么样。
适用范围:
X光在骨科最擅长的就是看骨头,而且看得范围比较大,具有整体观的优势。这种检查简单方便、节省时间,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骨头形态如何、排列如何、有无骨折等。这就好比拍照时候的一幅“全身照”,你要大体有个了解,“美不美”一下子就看出来了,但也有些看不到的“内在美”,那就需要进一步检查。这就需要借助CT和MRI。
优点:价格便宜、操作简单、辐射量小等。
缺点:深浅组织的影像会相互重叠,相互隐藏,有时还需要拍侧位的X光片。
CT原理:CT也叫X 射线断体层扫描,一般是一个大圆筒,躺进去,扫出来是很多很多张X光,围绕我们身体拍了各个角度的,然后利用3D图像重建的原理,把2D的x光照片变成3D的图像,这样我们看起来就会全面很多。既然是很多很多张X光,那CT的辐射剂量相对就会比较大一些了。
简单的说,就是把西瓜切成一片一片的进行观察。
适用范围:CT观察横断面,对于骨伤科来说,CT检查更多应用于对骨性问题的评估,比如关节内骨折碎成几块,每一块的位置形态、脊柱有没有韧带的骨化等等。
优点:主要优势是可以看到骨头的横切面,可以把骨头分层,有些特殊部位的细微骨折、骨肿瘤、骨结核,CT具独特的优势。
缺点:在三种检查中,CT的辐射最大,不建议经常使用;相比于核磁共振检查,CT检查虽然可以看到软组织,但并不能充分显示软组织的病变状态。
核磁共振(MRI)原理:核磁共振(MRI)的显影原理是探测水分子的变化。身体里的水分子,在不同组织中含量差别较大,但是每个水分子的磁场磁力线方向都是随意的。
核磁共振机使用较强大的磁场,使人体中所有水分子磁场的磁力线方向一致,这时磁共振机的磁场突然消失,身体中水分子的磁力线方向,突然恢复到原来随意排列的状态。反复多次施加磁场又突然消失,核磁共振机会得到充分的数据并运算后成像。
简单说就相当于用手摇一摇,让水分子振动起来,再平静下来,感受一下里面的振动。所以,核磁共振(MRI)也被戏说为是摇摇看的检查。
适用范围:MRI的优点是可以将人体的各种不同组织呈现的非常清楚,软性组织成像(比如韧带、软骨等)要优于其他检查。所以,对于椎间盘突出、肩袖损伤、膝关节韧带及半月板损伤等疾病的检查,医生们更倾向于优先选择MRI。另外,核磁共振不是通过X光成像,所以基本没有什么辐射。
优点:可以清楚地看见关节内软组织情况,基本无辐射;
缺点:费用比较高,可以看到的范围比较小。
常见情况的拍片选择
骨折:怀疑骨折首选X线片;但对于一些不规则骨的骨折,如跟骨、腕骨、椎骨等,需要CT进一步确诊。
颈、腰椎疼痛:一般观察脊柱侧弯、椎体形变或者椎体滑脱时选用X线片;若想进一步了解椎间盘突出等可选用核磁或CT;如果是血管或是肿瘤相关的问题,可选用增强检查。
关节疼痛: 严重的骨关节病看关节间隙或是增生等,可选用X线片;想看关节内韧带、半月板等情况可选用核磁共振。
其实,对于骨科片子的类型来看,并没有好坏之分,也不是贵的就一定好,最重要的是根据需求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