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毒感染潮蔓延背后,CT正在被滥用?
新冠、肺炎支原体、流感、合胞病毒、腺病毒……多种呼吸道感染潮今年在我国轮番侵袭,一批批儿童患者被家长送入医院,在“肺炎”、“白肺”的隐忧下,这些儿童们又一次次被动或主动地接受CT检查。
但CT检查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既方便了辅助诊断又带来了潜在的辐射危害,尤其是对辐射比较敏感的儿童,频繁的CT检查有可能增加血液恶性肿瘤的风险。这波病毒感染下,是否真的有必要进行CT检查?“应筛尽筛”的策略下又是否存在过度医疗呢?众说纷纭……
即便没有这波“病毒感染”潮,我国体检CT的使用率,也属于遥遥领先。
根据我国涉及25个省份、260家有代表性放射诊疗机构的调查数据统计分析,2016年全国放射诊疗总人次的估算结果为7.82亿,其中CT检查为37.1%,即2.9亿次。
37.1%的CT检查人数占比,远远高于国际上10%的平均率。
不仅如此,在我国经济发达、医疗资源充足的地区,CT检查的占比更高,甚至可达到所有放射诊疗人次数的50%。
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早有不少专家呼吁,为避免面临过度CT辐射暴露,我国需加强基层放射诊断辐射剂量的管理。此外,我国医疗影像数据增速每年已经超过30%,但放射科医生的增速仅为4.1%,意味着,真正有需要CT检查的患者,可能要等待更长的时间才能拿到最终的结果,看病难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此次的“病毒”潮,无疑加剧了我国CT检查供需紧张的局面。
据39深呼吸了解,目前多地医院儿科人满为患,影像检查排队要等4-6个小时,广州某儿童医院影像科医生反映,检查量已经超过平时工作量近3倍,日均达900多人次,高峰时日达到1300人次,尤其是夜间急诊量更是激增,只能分成三班倒。
CT检查数量的增加,无形中也增加了“肺炎”的检出率,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发烧、咳嗽后本来觉得没有什么大事情的家长,但看着旁边有儿童偶尔检查出肺炎后,家长们不免产生恐惧,赶紧送孩子去医院做胸部CT,排查是否有肺炎!
新冠、流感与肺炎支原体真的需要ct检查?
美国放射学会早就发表过一份声明,对于新冠肺炎并不建议常规使用CT筛查作为诊断标准,特异性和敏感性远不如核酸。
而对于肺炎支原体、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呼吸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在《2023年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的专家共识》中,只提到胸片与CT的影像学表现,并没有推荐何时拍胸片还是检查肺部C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一科主任、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徐保平认为,支原体感染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也可以引起下呼吸道感染。支原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数是自限的,不需要治疗,自己就能好。
呼吸道感染完全不需要做胸片CT,肺炎也不一定要做CT,很多时候做胸片就足够了。
上海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蒋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影像学的变化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是否要拍CT或者胸片,如何选择影像学检查时间,还是要根据患儿的各项检查指标、临床症状、发病时间等诸多因素来进行综合判断,过度的CT检查及盲目地输液,其实并不科学。”
目前,一般认为出现咳嗽症状,超过两周仍在持续,症状不仅没有缓解,反而逐渐加重,且伴有大量黄浓痰,才考虑就医接受肺部CT或胸部X光检查,排查是否出现肺部感染。
儿童谨慎使用CT原因,是更高的致癌风险
今年11月,《自然医学》发表的一项关于90万人数据分析,证实CT检查积累辐射与儿童和青少年血液肿瘤风险增加呈正相关。这也无疑为儿童和青少年在呼吸道感染潮中进行大规模CT检查发出了警告。
研究人员对来自欧洲九个国家、超过90万名在22岁前接受CT检查的患者进行了随访,根据扫描的身体部位、患者特征、CT检查发生的时期,以及CT扫描技术参数,来估计活性骨髓受到的辐射剂量。
结果发现,累积剂量与所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风险之间存在关联,每增加100毫戈瑞(mGy)的辐射剂量,患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相对风险增加1.96倍。
具体类别来说,在儿童和青少年中,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每升高100毫戈瑞(mGy)的辐射剂量,罹患淋巴系统恶性肿瘤、骨髓恶性肿瘤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的风险将增加101%。再通俗一点来说,随着CT检查次数的增加,罹患所有血液和淋巴恶性肿瘤的风险都呈上升趋势。
在持续分析中,每增加一次CT检测,患血液恶性肿瘤的整体风险将升高43%;而具体分型来看,每多测一次CT,患淋巴恶性肿瘤的风险升高42%,患骨髓恶性肿瘤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的风险升高48%。
研究表明,目前每10,000名接受CT检查的儿童(平均剂量 8 毫戈瑞)中,预计将有1-2人在接下来的12年中因为辐射患上血液恶性肿瘤。所谓“积少成多”,检测次数多了,辐射不断累积,自然令人担忧。就绝对风险而言,在今天接受CT检查的1万名儿童中,预计12年后将导致1.4例患癌病例。
不过研究者也强调,这一结果并非是为了引起新的恐慌,而是提示我们,在CT扫描日益广泛应用的当下,对于低辐射剂量的CT检测切忌掉以轻心,应当呼吁医生避免滥用CT技术并尽可能调整适当剂量。
CT检查致癌,是否儿童和青少年就不能做了?
但不能否认的是,CT检查在一些疾病中依然是首选的“金标准”。
以肺癌为例,早期筛查低剂量螺旋CT是最好的手段,专家也表示,对于高风险人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CT安全性的代价是可以承受的。
但任何疾病都用CT检查“先行”显然并不可取,尤其患者的对象是儿童。
或许,我们更应该期待的是相关部门应出台更为严格的规定、标准,尽量减少CT在儿童中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