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的诊断——《成人1型糖尿病管理专家共识》
原标题:1型糖尿病的诊断——《成人1型糖尿病管理专家共识》
ADA与EASD联合发布了《 成人1型糖尿病管理专家共识》,包括了1型糖尿病的诊断、血糖控制目标、护理教育等内容。
今天,先与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1型糖尿病的诊断这部分内容。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鉴别
如何区分 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当患者的症状同时指向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时,如体质指数(BMI)较低的老年人或BMI较高的年轻人。
酮症酸中毒,一度被认为是1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也可能发生在易患酮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
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被错误分类很常见,超过40%的30岁后患1型糖尿病的患者最初都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没有独有的临床特征, 比较最具辨别力的特征如下:
诊断时年龄较小(<35岁) BMI较低(<25 kg/m 2 ) 无原因的体重下降 酮症酸中毒 血糖>20 mmol/l(>360 mg/dl)1型糖尿病的诊断
诊断流程
01
胰岛自身抗体
胰岛自身抗体检测被推荐为疑似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的初步检查。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为测量的主要抗体,如果其为阴性,应随后进行抗酪氨酸磷酸酶(IA2)抗体和/或锌转运体8(ZNT8)抗体检测。 抗胰岛细胞抗体(ICA)不再被推荐。
在临床特征提示为1型糖尿病的患者中,一个或多个胰岛自身抗体阳性高度预示着病情快速进展和严重的胰岛素缺乏,这些患者应被视为患有1型糖尿病,即使他们在诊断时尚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由于在未患有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成年人中GAD抗体也可能出现低水平阳性,导致假阳性结果,因此应仅在怀疑患有1型糖尿病的人群中测量GAD。
缺乏胰岛 自身抗体并不能排除1型糖尿病,因为大约5%~10%的欧洲白色人种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抗体阴性,因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检测。
此外,胰岛自身抗体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在35岁以下的患者中,1型糖尿病仍然是最有可能的诊断,尤其是在没有2型糖尿病或单基因糖尿病临床特征的情况下。在35岁以上的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可能伴有胰岛自身抗体缺失。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决策非常重要,无论是否具有2型糖尿病的特征或是否存在胰岛抗体,如果临床怀疑为1型糖尿病,患者应接受胰岛素治疗。
然而,在一些患者中,临床表现提示2型糖尿病,尝试性进行非胰岛素治疗更为可取,但要对其进行仔细的血糖监测和患者教育,以便在血糖恶化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启动胰岛素治疗。
02
C肽测定
诊断糖尿病3年以上,如果还不能确定糖尿病类型,建议进行C肽测定,通常在进食后5小时内随机测量(同时测量葡萄糖)。
持续C肽>600 pmol/l(非禁食)强烈提示2型糖尿病,C肽在该范围内的患者通常能够用其他降糖药物治疗。
相比之下,低C肽水平或C肽缺乏可证实1型糖尿病的诊断。血浆C肽检测较为推荐,相比于尿液C肽检测,其结果更加准确,后者可能被肾功能不全所影响。如果检测尿C肽与肌酐比值,比值<0.2 nmol/mol可用于定义严重胰岛素缺乏。
03
基因检测
由于过去不太考虑单基因糖尿病,因此应考虑对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新生儿糖尿病的分子遗传学检测,无论当前年龄如何。出生后6个月内诊断为糖尿病的人群80%以上患有的是单基因新生儿糖尿病,其中30%~50%的患者具有ATP敏感性钾(KATP)通道突变,可以采用磺脲类药物治疗。
对于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的患者,应考虑单基因糖尿病:
诊断时年龄小于35岁 诊断时HbA1c<7.5%, 单亲患有糖尿病,且具有特定特征(如肾囊肿、部分脂肪营养不良、母系遗传性耳聋、无肥胖时的严重胰岛素抵抗)。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静薇编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