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们越来越自由,累了躺床上玩手机、周末约几个好友喝酒K歌,但这些只是受外部环境影响的自由。一个人,如果想在生活中有更多的情趣,就应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这样才会拥有更高的幸福感。
下面我将从看待短处与长处、面对世界、自由恋爱三方面来讲述精神上的自由。
看待短处与长处: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东汉著名书法家崔瑗在《座右铭》中写到: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意思是说不要津津乐道别人的短处,也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
在短视频看过一个片段很有意思,一位律师违章停车要被警察贴罚单,律师不服气,心平气和地质疑,既然大家都违章停车,为什么只给我贴罚单呢?旁边车的司机刚听到这句话就把车开走了,然后律师给警察讲一堆法律条文,例如,如果你只给我贴罚单,就说明你执法有缺陷,因为你对于其他违章停车的行为存在包庇行为,我可以起诉你们。最终警察被说服了,最有意思的是律师最后还递给警察一张名片,告诉警察如果有法律问题欢迎咨询,为自己做一次广告。
工作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情况,比如领导批评我们,我们可能会不服气别人做得也不好,其实潜台词就是质疑领导凭什么只批评我们不批评其他人?这种情况可能就很难沟通下去了。
对于更理性的人来说,既然是犯错误,就应该以就事论事的态度去反省自己,别人犯错误是别人的事,现在要考虑的是自己如何改正错误,因为别人犯错误而为自己的错误辩解,纯粹是一种逃避行为。就像违章停车,既然我们犯了交通法规,就得认罚,除非你真能像电视剧中的律师那样能有理有据地为自己辩解,如果每次违章停车因为自己懂几条法律条文为自己辩解,那就说明你是一个不遵守规章制度的人、做人有问题,不仅仅是交罚款那么简单,而且法律的意义也失去了。对于被领导批评这件事,既然是犯了错误,被批评也是一种好事,别人做得好不好和自己无关,最重要的是能从这次教训中成长多少。
我们看到太多35岁被辞退的现象,我们也要思考,比如用10年后的视角去看待现在的自己,如果我们每天浑浑噩噩,那我们35岁面临的结果和他们也差不多了。
所以,善于反思的人明白:别人的短处可能也是我们的短处,如果别人犯了错误,我们也要从中吸取教训。如果我们能通过别人的短处找到自己的短处,“取短补短”,同样可以提升自己。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人们很容易犯“因小恶而忘记大善”的错误,既因为一个人的缺点而全盘否认对方。不管是社交还是做事,一个有格局的人,一定能做到“勿因小恶而忘记大善”。
我在之前的公司和一位女同事关系不错,她私下就和我抱怨她领导种种不是,甚至他们组的成员都讨厌这位领导。我和她领导工作中经常对接,但是我们对接得很顺畅,而且她领导也很认可我的工作成果、为人、未来规划,聚餐的时候我俩聊的也很开心,所以我就认为她领导是一个非常好的人,至于她领导是否有这位女同事说的这些缺点,我不是她领导的下属,我根本不了解、更无权评价,只要把工作上的事做好就行了。
网上也存在地域攻击的现象,有的人听说对方是哪里人就说,你那的人不怎么样,其实哪里都有好人与坏人,而且绝大多数人是好人,不能一说河南人就想到骗子、天津人就想到刻薄、广东人就想到算计、东北人就想到蛮横不讲理。
人都有缺点,但更多的是值得我们取长补短的优点,如果只是因为缺点而全盘否认一个人,用同样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我们自己也没好到哪里去。
工作不顺心很正常,但经常有员工在工作中因为一点不顺心就敷衍工作,甚至背后各种抱怨单位不好。我刚毕业公司的领导很实在地告诉我们,员工抱怨单位很正常,但就算是你换了一家公司,新公司可能还是会存在和旧公司一样的问题。其实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干得不顺心,但还是坚持下来了,如果没有这一年多的历练,我也不会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北京找工作、投资理财、旅游,而且在这家公司学到的技术对将来的工作也是有利的。
我现在公司的一位同事跳槽后说的一句话就很没格局,这位同事跳槽后在微博上说之前公司的缺点,作为打工人,适当地批评前公司可以理解,但最后却说,希望以后各个公司不要录用以前公司跳槽的员工,这就是很没格局的一句话,毕竟她的能力是前公司培养的,如果没有在前公司工作的经历,她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除非她说前公司待遇不好,那还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要学会全方位地去看待一个人和事,“短处”和“长处”都存在,但是和“长处”相比,“短处”只是很小的数量级,我们应该将目光聚焦到更多的“长处”,我们看到的“长处”越多,烦恼越少,自我提升的脚步也会越快。
如果因为自己具有某方面的优势,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甚至拿别人的短处和自己的长处相比,我们还应该做到《座右铭》中的“无说己之长”。
大学生经常在简历上吹嘘自己,当过学生会主席、组建过社团,可能根本没有这些经历,所以HR开玩笑说,收到50份简历,30个当过学生会主席、20个组建过社团。如果大学中的活动经历所培养的能力,是对将来的工作有利的,适当包装自己还是可以的。如果活动经历培养的能力和工作无关,为了体现自己综合能力强,这种吹嘘自己的简历HR一眼就能看出来,可就直接就扔垃圾桶了。大学生为了快速获得工作机会而在简历上包装自己,这点可以理解,可是在工作中,如果能做到50,硬要说自己能做到100,这种哗众取宠的行为会引起大家的反感,不如实实在在地表现自己真实的实力。只要态度端正、认真工作,公司还是会培养员工的。
我们可能会发现某个人在某方面很有才,比如某个程序员摄影很厉害,开玩笑说:这就是一个被代码耽误的摄影师。不过玩笑归玩笑,毕竟程序员的主要工作是敲代码,摄影技能可能不会为自己的工作带来任何提升,除非是让程序员去做和摄影相关的网站、或者开发类似PS的图形处理软件。或者有的程序员说自己是最懂产品的程序员,既然是程序员,首先要在技术上提升,只有技术达到一流程序员的能力,产品意识才能为工作带来更大的提升,否则产品意识只是锦上添花罢了。哪怕有再好的产品意识,项目经理也不会聘用一个“半瓶不满”的程序员。
虽然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全才比专才具有更多优势,但想成为全才,必须先让自己在某一方面成为专才,如果没有某一方面的优势,别说是成为全才,就连精进自己、和别人进行等价的价值交换都做不到。
三人行必有我师,就算一件事我们做得比别人好、能当别人的老师,但也有更多的人做得比我们好,我们应该向更高层次的人去学习,而不是和不如我们的人做比较安慰自己。《礼记大学》讲到: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意思是说,如果喜欢一个人,还能知道他的缺点,讨厌一个人,还能知道他的优点,这种人天下鲜有了。再结合“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我们就能明白,如果我们只聚焦别人的短处或自己的长处,这种思想上的“垃圾”需要及时清理,而精神上的自由人,会将目光聚焦于与自己的短处,努力改正,聚焦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更大的优势,这样才能做到持续成长。
面对世界:世界再复杂,用简单的标准应对即可
科技新闻经常报道,谷歌研发无人车、微软研发DNA计算机攻克癌症、某个科技公司研究用水和空气制造汽油,我们可能会感叹,时代发展太快,无法适应。其实我们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世界虽然变化很快,但是时代变化得并不快,一个时代可能会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所以我们只需要适应当前的时代即可。无人车未普及,就开“有人车”,DNA计算机未研发成功,看病吃药即可,水和空气还不能制造汽油,去加油站即可。
东汉著名人物评论家许绍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虽然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明显表现出“尊刘贬曹”的思想,但是现代的历史学家认为真实的曹操是个了不起的英雄。无论人们讨厌曹操的奸诈还是喜欢刘备的仁义,既然这两位英雄人物能做到和孙权三分天下,就说明曹操和刘备夺取天下的手段从当时的时代来讲是十分正确的,或者说曹操和刘备很好地适应了当时的时代。李宗吾先生在《厚黑学》中将曹操奉为“黑”的典范、将刘备奉为“厚”的典范,如果我们能做到李宗吾先生讲到的“喜怒哀乐皆不发,谓之厚”,或者是“发而无顾忌者,谓之黑”,做到这两点之一回到三国时代,或许就能做到“四分天下”,如果能做到李宗吾先生讲的“致厚黑,天地畏焉,鬼神惧焉”,厚与黑都做到,或许还能一统天下。但在现代社会做到曹操的“黑”,大概率就是找死。
大学期间,我经常听同学们说计算机行业发展太快,知识更新的也快,所以学不会计算机,打算毕业后转行。计算机行业发展快是事实,但一名合格的程序员一定具有极客精神,也就是不断学习的能力。只要具备这种能力,就算是老板直接给一本新书让学习也不会感到焦虑。而且一门新技术也会较长时间内不被淘汰,将时间线拉长,学习成本并不高,而且新技术会使程序员用小的时间成本做出更好的产品,这才是新技术的优势。
我们国家大多数孩子接受应试教育,但是,如果一个人只具备应付考试的能力,我很怀疑这样的人是否会有精彩的人生。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意识到这一点,除了让孩子学好文化课外,还积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越来越多的家长周末送孩子去学习乐器、舞蹈。但是好多家长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方式有些“变味儿”,比如学钢琴,在考级上面花费太多精力,导致孩子对学习钢琴厌恶,甚至孩子之间见面就吹嘘自己会弹钢琴、要么就比谁钢琴级数高,就像我亲戚的同事之间也拿学游泳做比较,你孩子学游泳,我孩子也得学,甚至还要考级,拿孩子较劲。
我们培养孩子无论采取什么方式,乐器、艺术、舞蹈都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让孩子成长为一名愉悦自己、适应社会的健全人,让孩子养成看书的良好习惯也是培养方式之一。
既然是看书,我们也需要一套看书的标准。
和那些吹嘘自己一年能读好几十本甚至上百本书的人相比,我更佩服一个月能看完一本书、深度思考并发生改变的人,改变就是看书的第一个标准。能提高我们的书很多,对于第二个标准,也就是从众多书籍中选书,方式也很简单。我个人选书的标准就是凭感觉,假如我想提升格局,就在书店的电脑搜索格局两个字,如果搜索出一大堆书,就看作者简介和目录,作者厉害、履历丰富、看目录认为这本书适合自己,我就认为这是本好书。
看书的标准就是这么简单,但最基本的标准还是在看书与不看书之间做选择,宋真宗赵恒讲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看书的人可能就认为,看书也不挣钱。现实情况可能就是这样,我们也没看到谁看书多了,家里就有“黄金屋”,或许家里的装修并不华丽,要么就没看到“颜如玉”,可能只是一个天天给自己做饭看孩子的家庭主妇。可是我刚毕业的时候来北京找工作看百度地图,看到清华、北大这些最顶尖的大学都集中在一个区域,让我感到很震撼,所以,当我们需要运用知识却不了解知识的时候,瞬间就明白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
还记得小时候流行歌曲“神仙打架”的年代,但我经常一首歌听几天就够了,虽然现在我也喜欢听流行歌曲,但我还是更喜欢去音乐厅听一场音乐会。流行歌曲再多也是快餐文化,而在剧院欣赏的艺术,才是几百年甚至未来能继续流传的真正艺术。
精神上的自由人,面对不同的时代,照常适应即可。对于不断涌现的新知识,具备底层学习能力即可。
自由恋爱:不仅仅是喜欢你
辛亥革命提倡的新思想之一就是自由恋爱,随着人口素质的提升,人们的择偶观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挑选喜欢的人并不是自由恋爱唯一的标准,如果想在婚姻生活中有更多的情趣,除了经济能力这类硬性条件外,我们可能还需要有更高的涵养,比如学识、见识、阅历。
给大家讲个我周围人的例子,主人公分别是我三位关系好的同事:A哥,B弟,C妹
有天下班后我和A哥在地铁站遇到了B弟和C妹,后来A哥说B弟和C妹刚才手牵手走路,我没注意到,也很好奇他俩什么时候成一对儿了。我和B弟、C妹工作中经常对接,经常发现他们在谈论流行歌曲,平时我也经常看到B弟的朋友圈发韩国流行歌曲,而且B弟的发型是流行的韩国发型,我在济州岛旅游就看到多数韩国男孩留的这种发型,我想,喜欢听流行歌曲、帅气的外表可能就是吸引C妹的两个特质。所以对于爱情,与其说喜欢一个人,不如说是被某个人身上的特质所吸引。
培养我学钢琴的亲戚和我讲过这么一件真实的案例,有个男孩只是用钢琴弹了一首算不上曲子的练习曲就吸引了一位女孩,并发展成情侣。可能你不理解练习曲和正常曲子的区别,就像芭蕾舞演员,练习曲就相当于平时练习的踢腿那些基本功,正常的曲子就像是芭蕾舞演员在舞台的表演。亲戚就是在给我讲,会弹钢琴可能会吸引女孩。妈妈不知道我会弹《泰坦尼克号》钢琴曲,听我弹完后妈妈甚至说女孩听了后可能会爱上我。
室友曾说过想学会弹《梦中的婚礼》这首曲子,认识新女生,就把她带到琴房表演这首曲子。之前公司年会之前同事也和我开玩笑说,今晚你弹钢琴,因为今晚是你脱单的好时机,我也和一位姐姐开玩笑说今晚你就能有弟妹了。不过话说回来,比晗韩钢琴弹得好的人有的是,所以,玩笑归玩笑,我并不指望弹一曲《泰坦尼克号》就能让女生喜欢自己,会弹钢琴只是涵养的一方面而已,提高自己的涵养,还需要学识、阅历等多方面。
我曾说过:我不喜欢和女生说那些打情骂俏的屁话,全是假的。对方听了后开玩笑说我有霸道总裁的气场。我在短视频经常刷到谈恋爱的技巧的内容,例如让女孩心动的几个细节、让女孩开心的几句话,我经常直接划走。一个男孩如果真的有修养,一言一行自然就会流露出来,让女孩感到心动。至于特意学习让女孩心动的行为、或者背几句情话,我认为不免有些做作,不如说是把女孩骗到手。
我们总听别人给女孩介绍对象说,他家条件好、事业有成、学历高、长得帅,但我认为,有更高追求的女孩不仅仅是看男孩的学历、经济实力、外貌这些基本条件,可能更需要有情趣的生活,就免不了男孩多一些学识、见识、阅历。所以,一个人的提升,不仅仅是对事业、社会甚至国家有利,更应该对身边最亲近的人有利。
那我们如何提高涵养?见识和阅历需要时间帮助我们提高,而提高学识最快的方式就是多看书。虽然我们看再多的书也没看到“颜如玉”,但是看书仍然是我们成本最低、提高最快的方式之一,无论是对事业,还是家庭。
所以,精神上的自由人找到合适的伴侣之前,一定会先提高自己的涵养,才能和更优秀的人相互吸引、有更多的生活情趣、更高的幸福感。
精神上的自由人
世界很复杂,而且会越来越复杂。世界变化很快,而且会变化得越来越快。只有具备底层的学习驱动力,才能让我们更好地适应世界,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为人处事。所谓大道至简,“简”就是底层的学习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