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丨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
世界精神卫生日
2021年10月10日是第3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聚焦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让我们共同努力,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质发展,倡导全社会关注、支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
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曾发表文章,有研究发现,全球有1/5的儿童和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为什么本应阳光灿烂的青春期反而成为精神心理问题爆发的高峰年龄段?我们该如何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
在人的一生中,青春期是迅速成长的时期。这个时期是青少年完成生活独立、学习独立、人格独立,由完全依赖父母提供衣、食、住、行到自己自足,从碰到问题总是向父母请教到大事小事都是由自己拿主意的过程。而这时父母也需要完成一些观念和教养方式的转变,比如需要由事无巨细的“精心喂养”模式到接受孩子成长,放手由孩子自己做主的“散养”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青少年遇到问题无法进行很好的自我调节,在长时间内无法恢复到健康的心理状态时,就很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焦虑、抑郁、暴躁、厌学、拒绝与家长交流、叛逆等。
有研究发现,20%的青少年抑郁患者会发展为顽固的慢性抑郁,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对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识别尤为重要。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遭遇暴力及创伤,自信心不足,情绪失调,贫穷,居住或教育资源匮乏,与父母关系不和睦,家庭冲突,同龄人的拒绝、疏远、孤立,学业失败,应激性生活事件等。
青少年常见心理疾病——抑郁症
抑郁症正在侵袭我国的青少年,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项国内相关研究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发病率约为4.8%~22.8%。据统计,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面对青少年抑郁,许多家长却很不以为然,“小孩子无忧无虑,能有什么过不去的”、“我们小时候哪有那么多不开心,现在的小孩就是太矫情了”、“别的孩子都好好的,怎么就你不行呢?”类似这样的家长言论,层出不穷。
都说“少年不知愁滋味”,可如今的少年,正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已经不是家长成长的那个时代可以相比的。身为家长,要做的是替孩子遮风挡雨、保护他们脆弱的心灵,而不是一味地高标准要求、拔苗助长。孩子如果没有身心健康,一切都是归零。
避免这些问题发生
需要家庭和青少年共同努力
在家庭方面,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度过青春期是非常重要。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父母之间良好的亲密关系,对孩子都是一个良好的示范,和谐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氛围,能给青春期的孩子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遇事时要以倾听、鼓励、指导为主,避免过度批评。很多时候不是声音越大、态度越凶越有力,过度的批评和指责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父母也可以积极引导孩子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培养孩子处理应激事件、人际关系的能力。
对青少年而言,要学习“心理健康建设”。在遇到问题时可以积极寻找外界的帮助,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学会找到合适的途径和机会宣泄负面情绪,比如深呼吸、体育锻炼、正念冥想等,来减轻自己的焦虑或者增强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如果发现自我无法进行有效调整,影响生活和学习,一定要寻找专业的心理帮助。
必要时,选择一家正规精神卫生机构
作为一直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专业医生,黑龙江京科脑康医院精神科主任汪广阔说:“精神疾病除了所谓的精神分裂外,抑郁症、焦虑症、孤独症也是其中的一种,但是在众多精神疾病的病患中,接受治疗的人数却只占全部病人的20%,八成病人缺乏治疗。”
除了经济原因外,很多精神发育障碍者和家属没有认识到精神发育障碍的病因,或者害怕受到世俗偏见的歧视,讳疾忌医。
其实,如果患者愿意,完全可以去医疗机构,医生会比家人、朋友更专业的给予及时干预和疏导,让患者建立信心,指导其家人如何面对患者,帮助ta们走出精神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