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自己开医疗美容机构
一向口才不好,属于一不小心就把天聊死的那种。在单位做事时,只要把事情做好,这方面的欠缺显得不怎么要紧。现在许多场合需要有分寸、有把握、真实准确地表达自己,那么就多写少说,对的坚持,错了修正。
这几年,一直很感谢曾经奋斗过的平台,无论是绿城集团还是康森医疗;在各公司工作期间得到的大量经验与教训,历练了自己,开拓了眼界,增强了信心。完成了从一个专业医生转型成对民营医疗投资、建设、管理、运营有一点点经验的人员。
近期,做出辞职创业的决定,倾尽全力投资建设一家医疗美容机构;与以往任何一次选择一样,从无后悔,是决心所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当然,理性让我学会把愿望和结果分开来评判;督促自己更深入地去思考行业现象背后的原因,而不是悲叹和抱怨目前处境之困难,去开创去实践是唯一的道路。
人活着无论做多大或多小的事,都面临着四大基本的约束:1.东西不够;2.生命有限;3.互相依赖;4.需要协调。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和制度安排,无一不是为了适应这四种基本约束而衍生出来。只有循着这四大约束的内在逻辑,扎扎实实的前进,才能比较靠谱的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中国医疗美容行业从80年代末发展到现在,走过了红利期,即经营相对容易,获利相对丰厚的阶段;但现在整个行业面临激烈的竞争,被市场淘汰的机构比比皆是。
深思其中原因,个人觉得痛点有三:1.行业缺信任,机构找不到客户,客户不信任机构。其原因更多的是医美行业有意无意的制造信息不对称。因为信息不对称是获利最为简单的途径。2.重营销轻医疗,机构因获客难而过度营销、结构失衡;从而陷入饮鸩止渴获客更加困难的僵局。从最早的百度竞价到地推广告,到渠道营销,到新媒体APP,以至于三级分销,极其严重的医美中介化导致了整个行业的不健康。3.技术环节的优势与效率未能充分发挥。在医疗美容服务的闭环当中,医生这一环节的自主性、能动性相当的低;少有民营医美机构的医生能够直接面对客户,自主定价、自由执业,最大程度的发挥医疗技术环节的价值;从而真正建立医生的个人品牌与口碑。
展开了说,这和获客难一样,又是一个死结。因为医美机构的设立越来越多,导致医美行业的人力资源流动性非常大;因为人员流动性大,大部分机构缺失培养技术人才树立医生品牌的耐心,担心所付出的成本为他人做嫁衣,担心客户全都掌握在医生的手上,医生的流动会影响机构的客源。
因为缺乏长期的团队培养规划和真正的归属感,技术从业者只能着眼于短期利益,从一个机构跳到另一个开价更高的机构。于是,机构和医生陷入一个死循环;你没有耐心,我也没有耐心,彼此之间没有真正的合作与合伙关系,有的只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相互之间在利益链条上争食着如何保证自己利益最大化。目前技术相对于资本来说处于劣势,因此,技术环节的效益与效率受到极大的限制。
医疗美容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日益增长的消费群体和市场规模印证了这一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人性,以及“颜值就是竞争力”的社会价值观都保证了这个行业不会衰弱;同时也保证了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不会像“磨菜刀磨剪子”的人一样惨遭历史淘汰。
个人以为医疗美容机构的未来在于两点:1.规模化、标准化、集团化的连锁机构。2.品质保证,各有所长的个人品牌医生诊所。然而就目前而言,这两条路都还很不成熟,大家都奔行在摸索和跌跌撞撞的路上。
关于第一点留给资本和财团们去拓展实践;我想做的能做的是第二点。对于现在业内动辄组建医生集团的野心,个人不敢想也没有这个能力,也不会讲这样的故事。我创业的初衷是想建设一个医生的“律师事务所”。
筹建申办一个合法合规的医疗美容机构,设美容外科和美容皮肤两个科室;通过院内规范化的医疗质量管理和“律师事务所”式的合作合伙模式,为有创业梦想树立个人品牌有志于开设个人诊所的医生搭建一个值得信任的执业平台。遵循国家医生多点执业的政策,通过医生的自由时间与自主定价和技术优势去中介化,充分发挥技术环节的效益与效率。
医生在平台执业期间可逐步培养自己的个人粉丝,树立个人品牌,直到作为技术这一端的医生拥有大量的客户群体,足以支撑医生去实现开办他自己个人诊所的创业梦想。
可以说每个走出体制的医生都有一个自己的诊所梦,而我做的就是一个“诊所孵化器”,因为这既和我对未来医疗美容机构的发展方向判断所符合;同时规划、创建、管理机构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强项。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利用自己的优势联合志同道合的医生一步步实现共同的目标,逻辑上没有毛病。
或许一切都过于理想化,但是,我已经走在前去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