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蜂蜜、催熟的水果……这些食物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吗
催熟的水果会让孩子性早熟!
反季节果蔬会引起孩子性早熟!
常喝豆浆会导致孩子性早熟!
儿童喝蜂蜜容易性早熟!
吃速生鸡会导致孩子性早熟!
……
近年来有关“性早熟”的话题日益受到家长关注,朋友圈里更是时时流传着各种食物与性早熟的说法。性早熟真能“吃”出来吗?上面这些蔬果、豆浆、鸡肉真的会让孩子性早熟吗?
性早熟,多早算早?
在判断孩子是否因为各种食物导致性早熟之前,问一句:你真的知道性早熟吗?
性早熟是指男孩在9岁前,女孩在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比如乳房发育、阴茎变长、睾丸增大、阴毛和腋毛生长、长喉结、长胡须、声音改变等。其发病率为1/5000-1/1000。
1.吃得太过营养,容易性早熟?
青春发育期是躯体和性发育的重要阶段,营养是影响青春发育启动和维持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今,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自然是什么好吃、什么看着营养就投喂什么,于是“小胖墩”也多了。再一看周围,好像性早熟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了。难道,吃得太好反倒害了孩子?
说对也不对,因为儿童的肥胖/超重与青春期启动提前存在性别差异。国内外多项研究都发现,高BMI的女童可能月经初潮更早,提示BMI与女童的青春发动时相之间存在关联。但是,男童肥胖与青春发动时相的关联尚不明确,且存在争议。
但不管怎么说,太胖肯定是不好的。除了性早熟,肥胖的危害还需要多说吗?
(好吧,如果你还想听:过度肥胖不仅影响形体,还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糖尿病、乳腺癌、直肠癌、前列腺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痛风、下肢浮肿、腰腿关节疼痛及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2.黄鳝又大又肥、肉鸡长得快,都是用了激素,会导致性早熟?
冤枉啊!
动物性激素在食物(主要是肉类)、人乳、牛乳等中少量存在,但不会导致性早熟。
至于我们餐桌上看到肥美的黄鳝、鸡肉,那是优良品种以及良好养殖技术的功劳,可不是因为喂了激素。
且不说我国严禁食用激素类药物用于动物促生长(已批准的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种畜繁殖和产科疾病);如果用了性激素,反而会使黄鳝、肉鸡等的死亡率和畸形率增加、体色不正常(增加成本,又得不偿失)。
不过,若是黄鳝、炸鸡吃太多,引起肥胖,那带来的健康隐患可就不好说了。
3.豆浆中含有雌激素,常喝会导致性早熟?
黄酮类(包括大家熟知的、主要来源于大豆的“异黄酮”)、木质素类、香豆素类植物雌激素存在于大多数植物中,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和抗菌防病。但能促进植物生长,。但能促进植物生长,。
植物雌激素与人体雌激素结构相似,可以与我们体内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结合,发挥雌激素样作用。但它同时具有激活和阻断双重效应——在体内雌激素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发挥类雌激素样的作用;在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时的情况下发挥抗雌激素的作用。
而且,即使发挥作用,人家的力量也很弱。因为其结合激素受体的能力是我们人体雌激素的1/1000~1/10000。
如果还想看更严谨的研究论证,这里也有:
一项研究显示:2%的婴儿在4个月内食用过大豆配方,而这些婴儿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值为12.4岁,相对未食用过的12.8岁,略有提前。
但另一项研究中:婴幼儿期的大豆配方喂养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及其成年后的健康和生殖无影响;与青春期发育提前无关。
而在儿童中的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月经初潮年龄与大豆制品摄入量的多少,没有关系!
儿童青少年月经初潮年龄在大豆制品高摄入量与低摄入量组间无差异。
总之,大豆制品是否引起性早熟,在婴儿期尚有争议,不推荐食用;但在儿童青少年期,可以肯定地说:不会引起性早熟,放心喝豆浆吧!
4.听说蜂蜜有引起性早熟的风险,怎么破?
近年来,蜂蜜、蜂王浆等产品越发成为大家喜爱的“好东西”,与此同时,相关的“激素论”也流传开了。
先来看看这些“好东西”里面都有些什么:
蜂蜜: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B族为主)、有机酸、酶类、植物雌激素(微量)。
蜂王浆:蛋白质和氨基酸、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B族为主)、核苷酸、类固醇激素(17-羟固酮、17-酮固醇、肾上腺素和皮质激素、雌二醇)(微量)。
花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族为主)、矿物质、核苷酸、酶类、木质素、黄酮化合物。
蜂胶:黄酮类化合物(71种)、芳香酸和芳香酸酯类化合物(59种),以及氨基酸、萜烯类、常量和微量元素。
可以看得出,除了蜂王浆,其它蜂类产品中的“激素”,其实都是植物雌激素——植物雌激素与性早熟,请看上一问。
食用蜂蜜真正的隐患是含糖量太高!同时蜂蜜中含有肉毒杆菌,1岁以下的宝宝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摄入蜂蜜可能引起中毒。
而蜂王浆中的性激素——平均1g蜂王浆中可检测到雌二醇4.17ng、孕酮1.17ng、睾酮1.08ng,远低于我国性激素检测标准100.00ng的检测下限,距离发挥人体生理活性的剂量更是遥远。
事实上,同为动物性食品,我们每天接触的猪牛羊肉、蛋、奶的性激素含量远远高于蜂王浆中的含量,是蜂王浆性激素含量的数十至数百倍,我们不也每天放心、安全地吃着嘛!
不过话说回来,虽说蜂王浆中的性激素洗脱了嫌疑,但近年来研究又发现蜂王浆中的有机酸及活性蛋白具有一定的性激素样作用,可以活化雌激素受体,增强雌激素作用。再加上其本身成分复杂,因此并不建议14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食用蜂王浆。
5.反季节蔬果、催熟的蔬果会引起性早熟?
通常人们对“植物激素”的功能定义就是“催熟”,最典型的是顶花带刺的黄瓜、催熟的热带水果、膨大剂催大的草莓、西瓜和反季节蔬菜等。但严格来讲,产生这些效果的应该叫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外源性植物激素,目的是提高产量、改善品种、促进早熟、延长保鲜期等。其分类除了催熟剂,还有保鲜剂、矮化剂、生根剂、脱叶剂、抗旱剂等等。
但它们一般仅对植物生长成熟起调节作用,对高等动物(包括人)的毒性较低,使用时比较安全。同时使用时剂量微少,残留量低,对农产品和环境影响也小。
家长们真正需要担心并避免的是食物被污染加入的成分——内分泌干扰物。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独特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机体的生物特性,对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产生促进作用或延迟作用,表现为性发育提前或延迟,为性早熟发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当前被广泛研究的包括农业中的有机氯残留和塑料加工业中的双酚A、邻苯二甲酸酯。
6.农药残留超标会导致性早熟
除了社会经济、营养、心理等因素外,有机氯农药的暴露是性早熟发生的重要原因。
来自瑞典、丹麦、比利时等国的研究发现,被收养或移民来自发展中国家儿童的性早熟发生率是本土儿童的50~80倍,血液DDT(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DE(二氯二苯二氯乙烯,DDT的降解产物)浓度是本土儿童的10倍以上。
而农药污染物广泛存在自然界中,目前DDT及DDE在发展中国家仍有使用,DDE分解代谢慢,即使在一些国家被禁用后,由于过去大量释放农田,至今在土壤、水及植物中的含量仍然较高。而当前儿童性早熟的发病与之有密切关系。
因此,我们的家长,在给孩子选择食物时就更要关注“安全”这一方面了。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顾军
来源:医学界|图片:文汇报图片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