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漫谈都是关节疼痛,风湿与类风湿的区别你知晓吗
原标题:风湿漫谈 | 都是关节疼痛,风湿与类风湿的区别你知晓吗?
提起“风湿”,可能大家不陌生。
再提起“类风湿”,估计很多人都会说“风湿、类风湿不是一个病吗?”
风湿、类风湿虽说只差一字,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今天黄闰月大夫就带大家认识一下 “风湿”和“类风湿”的区别。
病因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是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链球菌感染后可引起患者机体产生自身免疫反应,引起风湿热,攻击自己的关节,引起关节炎急性发作。
而中医认为风湿性关节炎系由机体正气不足,外卫不固,或先天禀斌不足,则外无御邪之能,内乏抗病之力,复因久住湿地,汗出当风,淋雨涉水,热毒浸淫,风、寒、湿、热之邪得以内侵于肌肉、筋骨、关节之间,致使邪气留恋,或壅滞于经,或郁寒于络,气血凝滞,脉络痹阻而成。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则是一种病因不清楚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
(图源:摄图网)
而中医认为类风湿属中医痹症范畴,历代医家对其发病机理多有论述。对痹证的病因研究:
《内经》认识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素问·热病论》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不能独伤人”,又指出“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从而说明“邪侵”是疾病发生的外部条件,而“正虚”是疾病发生演化的根本因素,围绕“正虚”、“邪侵”、“痰饮瘀血”三个方面,引起三者的直接或间接原因,也就是痹证发生的缘故。
年龄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初发年龄以5~15岁多见,男女比例相当。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疾病高发年龄为30~50岁,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3倍。
临床症状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前,大多数患者有咽痛、发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大关节游走性肿痛,一般以膝和踝关节最为常见,其次为肘、肩关节。
(图源:摄图网)
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炎较为容易治疗,不会导致关节变形,只是有部分患者反复发作后会引起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关节炎
而类风湿关节炎主要影响手足的小关节,而且经常是对称性多个关节出现肿痛,若不正规治疗,关节变形就是绝大多数患者面临的结果。
因此,一旦确诊,应听从医嘱。
治疗方法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彻底消除链球菌感染是“风湿性”疼痛的治疗首要目标,其次是缓解关节疼痛的症状。
风湿性关节炎一般不引起关节畸形,所以西医通常是保守治疗为主,风湿病引起关节炎首选青霉素,很少用抗风湿西药,一般给予抗感染。
(图源:摄图网)
中医认为,风湿性关节炎在治疗方法上应注意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通络、温肾助阳、扶正固本,再配合针灸的治疗,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由于风湿性关节是因为湿热瘀滞在体内导致的疾病,因此中药方剂里主要是一些清热解毒,祛风散热的药材:
甘草能够清热解毒,补脾益气。 蒲公英、金银花,消肿散结可以清热解毒,消除痈肿,又能疏散体内的风寒,并且有明显的消炎作用。 龙胆草、生石膏可以祛火泻火。 赤芍、生地黄可以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消肿、止痛、益气滋阴。……
服药期间再配合针灸治疗,可以使疗效更加明显。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是 以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西医治疗在关节疼痛肿胀期间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疼痛等症状。用药上,及早应用抗风湿药严重的患者,还需要使用生物制剂。
而中医治疗类风湿,是根据辨证论治。
风寒湿痹证可选黄芪防己汤加减,
风湿热痹证可选四妙散加减,
痰瘀痹阻证可选身痛逐瘀汤和二陈汤加减,
肾虚寒凝证可选附子桂枝汤加减,
肝肾亏虚证可选左归丸加减,
气虚亏虚证可选补中桂枝汤加减。
建议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尽量抗风湿西药为主,中药为辅,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期。
END
可见“风湿”与“类风湿”虽然都是关节炎,都有关节疼痛症状,但并不是同一种病。
最后总结两者之不同:“风湿”好治可痊愈,“类风湿”致残只能缓解。
参考文献:
[1]粟占国.如何区别“风湿”与“类风湿”[J].家庭医药,2011:64-64.
[2]王好雪.风湿与类风湿有什么区别[J].健康伴侣,2011:6-6.
[3]黄传兵,徐长松.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评析[J].中医药学刊,2004:42-43.
[4]“风湿”与“类风湿”有什么区别?[J].祝您健康,2009:27.
专家介绍
黄闰月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学术传承人,广东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分会青年副主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委会副主委,国家公派荷兰访问学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中医院拔尖人才,首届广州市科普名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风湿免疫病。
来源:“风湿闰月说”
执行编辑:卢悦明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