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治疗惊恐症哪里好_医生介绍惊恐障碍还伴随的影响
你是否有过晚上坐在沙发看电视时,突然觉得气短、胸口紧;坐公交或地铁时,忽然喘不上气,希望马上逃离......偶尔会体验到:
感觉身体要爆炸,
刹那间哐当一下,
仿佛沉入无底深渊。
呼吸变得急促,
一瞬间,人们会以为心脏出现了问题,把各种疾病牵引到自己身上,开始不断地恐慌和焦虑。
殊不知,越是害怕,恐慌和焦虑就越会进一步加重.......从此陷入恶性循环,掉进惊恐发作的陷阱中。
惊恐的发作很常见,几乎有超过1/3的人发生过,许多人无需治疗,但也有少数发展为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有哪些具体表现?哪些因素导致了我们出现惊恐障碍?今天,我们将为一一作出解答。
01.了解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其实是一种在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也被称做急性焦虑发作。
惊恐障碍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患者正在进行日常活动时,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伴有濒死感、失控感、大难临头感。
心脏:感到心悸,心脏好像要跳出来,胸痛,心跳不规律。
呼吸:胸闷、胸前有压迫感;呼吸困难,喉头堵塞,快要透不过气。
神经:头痛、头晕、晕厥,手抖、大汗淋漓等。
躯体:四肢麻木、口周发麻、面色苍白、腹部坠胀等。
惊恐障碍一般起病急骤但也终止快,通常持续20~30分钟,但一段时间过后也可能会突然再发。
除了前面所说的生理反应外,惊恐障碍还伴随对我们心理的影响:
①预期焦虑
在反复出现惊恐发作后的间歇期,常担心再次发病而紧张不安。
②求助和回避行为
由于担心发病时得不到帮助,总是主动回避很多事情、活动或人多的地方,就算出门也要有人陪同。
如若不处理,渐渐的会演变成社交恐惧、广场恐惧症。
02.惊恐障碍是如何诊断的?
根据ICD-10的诊断标准,惊恐发作诊断依据为:“1个月内至少有3次发作,每次不超过2h”,发作时明显影响日常活动,两次发作的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没有明显的其他症状。
并有以下特点:
①发作的情境中没有真正的危险。
②并不局限在已知或可预料的情境中。
例如:
不像社交恐惧症,仅出现于对害怕社交的反应;
不像特定恐怖症,仅出现于对恐惧对象的反应;
不像强迫症,仅出现于对强迫思维的反应;
③在惊恐发作间歇期几乎无焦虑症状(尽管会担心下次惊恐发作)。
④不是由生理疲劳躯体疾病或物质滥用的结果。
那么,发生惊恐障碍的原因是什么?
在心理因素方面常常是由于患者本身内心敏感,对生活中发生的事和自身形象比较在意。
神经质、情绪不稳定、焦虑型人格的人对未知的危险反应越强烈,就越容易促发惊恐障碍。
此外,儿童时期严重的创伤事件和父母的不良态度也会与惊恐障碍有关。
在社会环境因素方面则与负性的生活事件以及精神压力过大有关。
过度劳累,经济困难,婆媳、夫妻矛盾,分离等等,都会使患者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产生较大的焦虑和恐慌反应。
03.出现惊恐障碍,该怎么办?
若患者出现严重症状时,可按需要服用处方药物,短暂服用,以减轻病情。
但要想完全治好,则需要调整的过程,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抗焦虑的精神类药物。
除药物治疗外,配合心理治疗,才能消除预期焦虑和恐怖性回避。
1.支持性心理治疗
向患者解释疾病的性质及预后,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发作间歇期的焦虑情绪。
同时鼓励患者坚持治疗计划,组织同类患者参加互助小组,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2.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治疗惊恐障碍、焦虑症以及广场恐惧症,具体实施的步骤:
①暴露训练:让患者通过默想暴露于惊恐发作时的躯体感受,以消除患者对各种自主神经反应的恐惧。
②认知重建:对患者发病时的躯体感觉和情感体验给予合理的解释,让患者意识到这类感觉和体验是良性的,不会对健康产生损害。
3.纸袋法
改变患者由于“过度换气”造成血液内氧和二氧化碳的失衡问题,从而消除患者焦虑和恐慌的进程。
具体的步骤如下:
①准备一个不漏气的纸袋或者信封。
②在感到恐慌时,把纸袋扣在鼻子和嘴上,并压住边缘防止漏气。
③向纸袋中规律而缓慢地呼吸,直到感到恐慌感被控制住为止。
如果没有携带纸袋或信封,用双手将鼻子和嘴巴罩住,也能起到相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