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同类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和原则
糖尿病中医又叫消渴,是消瘦和烦渴的意思。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较快,物质相对充裕,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主要病症之一。
南京太乙堂中医专家梁世界认为,糖尿病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是脾虚失运。因为,脾不散精,则饮食之中的精微物质--血糖就不能输布在脏腑营养四肢,积蓄过多则随小便漏泄至体外。所以,治疗糖尿病,需从脾论治。针对各个不同阶段,重视脾胃之功,顾护生化之源,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临床可通过益气健脾辨证运用在不同糖尿病患者身上,配以清热泻火、养阴生津、补肾填精、芳化和中、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疗糖尿病,使血糖达标,缓解或消除症状,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中医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找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特色疗法。中医将糖尿病分为阴经亏虚型、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兼淤型和阴阳两虚型五种类型,并总结出各种类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和原则。
阴经亏虚型糖尿病
症状:咽干口干,食欲旺盛,大便干结,形体大多超重或肥胖,自觉体力或精力较前减退,舌红苔黄或白少津,脉沉弦。
主治原则:滋阴增液
梁世界指出:早期糖尿病患者多以阴虚为主,常因无典型的“三多”症群而被忽视,不少患者是在健康查体或诊治其他疾病时发现,当详细询问病史时,其实患者早已出现临床症状如口干欲饮,食欲旺盛,大便干结等,中医辨证多为阴津亏虚,治宜滋阴增液。
另外,对于部分葡萄糖耐量减低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证属阴津亏虚或阴虚肝旺或阴虚阳亢者,亦可参照上述辨证治疗。
阴虚热盛型糖尿病
症状: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大便干结,尿色混黄,舌红少津,苔黄而燥,脉滑数。
主治原则:滋阴清热
阴虚热盛是糖尿病常见的证型。临床观察此型多见于糖尿病的早期阶段,患者大多未出现血管、神经并发症,绝大部分患者均有多饮、多尿、多食等典型的“三多”症群。
辨证要点是烦渴多饮,小便频数,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少津。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故治当滋阴清热为主。
阴虚热盛型治疗用药,大多寒凉,不宜长期服用,以免寒凉损伤脾胃。对于脾胃素虚或老年糖尿病患者需用滋阴清热药时,剂量亦不宜过大,否则过服寒凉重剂可引起胃脘不适,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症状: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症状不明显,口咽干燥,神疲乏力,气短,腰膝酸软,大便干结,或兼心悸自汗,或眩晕耳鸣,或肢体麻痛,或视物模糊,舌体胖或有齿印,舌苔白,脉沉细。
主治原则:益气养阴
气阴两虚兼淤型糖尿病
症状:三多症状不明显,口干,乏力,心悸气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肢体麻痛,视物模糊,胸闷胸痛,或兼双下肢微肿,或兼中风偏瘫,血液流变学异常,甲皱微循环异常,血小板聚集增强,舌体胖,舌质暗或紫暗有瘀斑,舌腹静脉紫暗怒张,脉沉细。
主治原则: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气阴两虚兼瘀是糖尿病合并症最为常见的证型,其特征是:
①病程相对较长,多见于糖尿病的中后期;
②燥热标证已退,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的三多症状不显著,多合并视物模糊,眩晕心悸,肢体麻疼,水肿胸闷胸疼,中风偏瘫等并发症;
③临床表现以口干,乏力,气短,舌胖质暗为特征。充分反映了气阴两虚兼瘀的病机特点。因此在治疗上应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阴阳两虚型糖尿病
症状:腰膝酸软,气短乏力,口干饮水不多,畏寒肢冷,颜面或下肢水肿,食欲减退,大便溏泻或泄泻便秘交替出现,小便混浊如膏,面色苍黄晦暗,耳轮干枯,齿摇发脱,阳痿,舌淡暗,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主治原则:育阴温阳补肾活血
梁世界表示: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中医中药对改善糖尿病临床症状,降低血糖、血脂,改善微循环及糖尿病慢性病变的防治均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