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生育率背景下产科面临的挑战
我们先预测一下2023年全国分娩量:这是一道小学数学应用题。先看一下解题条件,2022年出生人口数量956万,在2022年以前人口出生数量就是处在一个下行区间,基本上是每年以两位数的比例在下降。
今年的特殊情况:2022年12月底yiqing管控政策开放,在接下来Yiqing高峰期的3-4个月,很少人有心情去怀孕生孩子,身体状态也不允许,即使是怀孕了,可能会有很多人因为担心而会去做人工流产。
问题:2023年的分娩量会是多少?
答案:大概率跌破800万,只有小概率能够达到800万以上。
解题理由:
1) 956万x90%=860万。
2) 各家医院2023年1-4月份产科初诊建卡的数量基本上是断崖式下跌,相对应的,在2023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分娩量也会是一个断崖式下跌。
3) 因此,2023年的分娩量应该在 800万上下浮动。
和经济周期相似,产科过去不到十年的发展也是经历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周期,而这一周期可能还没有见底,很多医院的产科发展随着出生人口 增量-存量-萎缩的发展趋势在呈现一个周期性波动。
前些年,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人口增长趋势明显,在政府和民间资本的主导下,产科床位数量在快速扩张,但是二胎开放和全面二胎开放政策红利很快见顶,即使是 有了三胎政策的开放,依然无法挽救出生人口数量持续下降的趋势。
于是前些年扩张出来的那么多的产科床位,扩招的那么多的产科医生都空下来了,产科开始出现大面积的亏损, 越来越多的产科在关闭,产科医生在转岗。
很多的同行也在问我,在这一大趋势和大背景下,产科究竟该怎么办?
这其实是很难的,因为产科的风险高不去说了,关键是定价太低,辅助生殖是过去几十年前才从国外引进来的新技术,它的收费定价是直接和国际水平对标的,甚至一开始的时候比国外还要贵。
而产科是自古就有的,没有产科医生的时候,人家接生婆就在接生了,所以 产科的收费标准是对标民间接生婆的水平的。
以前之所以产科的发展还行,是靠政策支持和产科医生的超负荷劳动支撑的, 政策红利没了,人口红利没了,分娩量下降了,工作量少了,产科的发展自然就会又跌到了谷底。
虽然说产科的发展很难,但是办法还是有的,就是要转型,要 从粗放式管理往科学管理和精益管理转型。
针对目前的挑战,产科转型发展可以有三个方向: 改善客户体验,学科建设,口碑/品牌/IP的打造。
改善客户体验
我们首先看一下相对来讲投入比较少,时间不需要那么长的一个方向,这就是 患者体验改善。虽然说患者体验改善不需要那么多的资金投入,不需要花那么长的时间,但是要想做得好还是很难的,因为这需要整个医护和管理团队要改变自己的 认知、心智和行为,这是挺痛苦的,是需要触及灵魂的。
要想做得好,可以借助一个我提出来的“ 四力模型”: 客户洞察力,产品力,运营力,品牌力,关于“四力模型”我下次找机会专门和大家分享,我们先看一下如何做客户体验改善。
虽然现在公立医院一直在说要以患者为中心,其实说的和做的完全是两张皮,从本质上讲 公立医院还是一切以医院为中心,以医生为中心,以效率为中心的。
大家可以看一下公立医院的产科就诊,最简单的一次产检,要经历 预约,挂号,候诊,看诊,开化验单,开检查单,排队付费,排队抽血,验尿,排队做B超以及其他检查,像做B超这种检查多数情况下是当天做不了的,还是预约好几天甚至是1-2周以后的,做好了还要再二次候诊等待看医生,看过了,开了药,还要排队付费,排队拿药。虽然有些环节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手段来解决,但是流程还是免不了的。
产检看医生的时间只有3-5分钟,排队等候的时间需要整整半天,需要经历 十几个环节,好多个窗口,看N多个医生,护士,医院其他工作人员的脸色。
我们觉得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觉得很正常的事情, 患者是怎么看?我们反思过了没有,我们试图去改善患者体验了没有?我们给了患者多少时间?我们给了客户多少的耐心?我们给了客户多少的关心与关爱?3-5分钟我们能够做什么?
流程这么复杂,体验这么差,还想人家来你这里建卡,产检和分娩?凭啥?
(图片来源:Soogif)
我说的还仅仅是产检, 住院流程,分娩流程,出院流程通常也是挺复杂的,经常是会有不愉快的。
所以,与其坐在家里老是担心没病人,老是抱怨大环境不好,老是说出生人口下降,还不如 赶紧回去做患者体验改善,你做好了,自然就会有人来,自然就不会缺病人了。
只会抱怨缺病人而不去做改善和优化的人,其实还缺两样东西: 缺心眼,缺脑子。
学科建设
在产科分娩量持续下降的今天,还是只能提供me too服务的科室是没有竞争力的,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你一定要给我一个选择你的理由,你要真的有可以为患者创造价值的能力,你能解决别人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才是王道,这就是学科的能力。
产科的学科建设要强调的是系统规划,按照专科-亚专科-专病的层次设计,在比较早的时候,我曾经提出过将产科分为三个亚专科: 普通产科,母体医学,胎儿医学,每个亚专科例如胎儿医学还可以继续分出来很多的专病,例如双胎,例如胎儿生长受限(FGR)等。
产科的发展要 总体规划,但是落地执行的时候要从专病开始,专病建设就是创造差异性和唯一性,让你成为得了这个病的患者的首选,这样你的患者就不仅仅会来自于附近,还会来自于全国各地。
学科建设真的没那么容易,学科建设是长期主义,是要有 好的人才,好的机制,还要有资源的投入,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