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血糖失控,为什么和甲亢有关?若忽视甲亢,有啥影响?
原标题:糖尿病患者血糖失控,为什么和甲亢有关?若忽视甲亢,有啥影响?
导语:糖尿病和甲亢都属于代谢性的疾病,两者看似没有什么关联,但是有的时候,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突然恶化,且出现的症状没办法完全用糖尿病来解释的时候,就要注意考虑甲亢的可能性了。
目前,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严重,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糖尿病又具有高致残、致死率,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国人的健康。
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现在的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出入都有代步车。方便了生活的同时,也减少了人们的活动量。再加上工作的模式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偏向于体力劳动。现在的人,更多的,是用脑力在进行劳动。这也使得人们每天的时间,更多的是坐在电脑前,运动量大大减少。
长时间的坐着,体内的血液流动的速度减慢,很容易导致血液的粘稠度升高,血糖浓度升高。同时,久坐还会使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出现异常。而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就是因为胰岛素出现异常,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这样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极容易导致患糖尿病的几率升高。
2、不良的饮食习惯
增加负担: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比较大,有的人为了缓解压力,养成爱吃甜食的习惯。甜食在进入体内后,大量的糖分,无疑是给身体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经常吃甜食,也容易导致体内的胰岛素不能及时的将糖分分解,导致血糖升高。
肥胖:过量的甜食摄入,不能被人体及时分解的,将会被转化成脂肪,堆积在体内,形成肥胖。而肥胖,也是引发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此外,还有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等,都可能会对血糖造成影响,导致血糖升高。
3、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
我国的人口结构中,老年人的占比已经达到了18.7%。而老年人的身体,因为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变差,活动量很少。如果不注意控制的话,很容易导致体内的脂肪含量升高,影响胰岛素的敏感度。同时,老年人的身体代谢能力不断下降,也会使得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下降。
当然,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的因素还有很多,但是以上3种因素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且可以受到人为控制的。通过对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调整,减少糖分的摄入,避免肥胖。同时还能够为胰岛素减轻负担,更好的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而对老年人来说,身体素质下降,可以通过增加活动量、调整饮食来避免肥胖,维持体内胰岛素的敏感度。
二、糖尿病患者血糖莫名失控,或与甲亢有关?
刘女士本身患有糖尿病,一直坚持治疗,血糖也比较稳定,没有了“三多一少”的症状。但是,最近却因为工作繁忙,经常熬夜加班,身体开始出现心慌出汗,还总是发火的症状。而且,人也一天比一天更瘦了。可是在检查血糖的时候,又一切正常。最后来到医院做了详细的检查,发现原因是甲亢。
其实,糖尿病和甲亢经常会在同一个患者身上出现。两者又都是因为代谢出现异常而引起的疾病。而这这样的情况,又分为两种原因。
第一种,继发性糖尿病
这是由于甲亢导致的糖尿病。因为甲状腺激素本身有抑制胰岛素的作用,能够帮助促进糖原异生,使血糖升高,引起糖尿病。这种病症,在甲亢恢复后,糖尿病的症状也会消失。
第二种,原发性糖尿病
这种病症是两者同时存在的,而不是由一者引起的。一般这样的病症主要是由遗传所导致的,即使甲亢的病情得到解决,糖尿病也还是不会消失。需要通过降糖治疗才能够有所缓解。
所以说,糖尿病患者出现身上出现不明原因的血糖失控,或是不止有糖尿病症状出现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可能是因为甲亢所引起的。因为当糖尿病患者身体内还患有甲亢的时候,已经稳定的血糖可能会再次失控。患者的体重也会突然变得很轻,即使通过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后,症状也还是没有什么明显改善的,那么就可能是同时患有糖尿病和甲亢两者疾病了。
三、不注意甲亢会怎样?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身上出现甲亢,那么就会容易导致糖尿病的病情加重,给治疗增加难度。当治疗的时候,不考虑甲亢,只按照糖尿病来进行降糖治疗,那么治疗的效果自然是不理想的。
主要原因有5点:
1、甲亢是指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容易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受到影响,血糖升高;
2、过多的甲状腺激素还会促进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使体内的血糖浓度升高;
3、甲状腺激素还可以加速肝脏中肝糖原的分解;
4、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也会使体内的胰岛素不能及时的对糖分进行代谢;
5、两者的发病原因都差不多,很容易受到环境、饮食的影响。出现一种疾病后另一种疾病也会随之而来。
所以,在发现身体还有甲亢的症状出现时,也要早点拿出治疗甲亢的方案,双管齐下。否则,光是治疗一种疾病,是非要什么效果的。
结语:在身体出现“三多一少”等常见的糖尿病症状后,又伴随着爱生气、心慌、出汗等不属于糖尿病的症状时,就要特别留意是否是因为甲亢所导致。及时的去医院检查甲状腺功能,针对两者同时治疗。如果只将其当做糖尿病来治疗,那么不论是原发性糖尿病,还是继发性糖尿病,都很难完全控制血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