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患者四成有精神疾病“移动门诊”送医上门
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医护人员朗诵诗歌《相信未来》。 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60周年院庆,精神疾病康复期患者
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医护人员朗诵诗歌《相信未来》。
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60周年院庆,精神疾病康复期患者手工作品义卖。
“内科患者四成伴有精神问题,由于综合医院临床大多不具备识别能力,仅仅对症治疗,患者无法得到最佳治疗。”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在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展的“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的主题宣传活动上,相关负责人透露,该中心正计划探索“移动门诊”诊疗模式,让精神专科医生走出去,进驻综合医院坐诊,近距离为心身疾病患者提供专科诊疗服务。
市妇幼、中医院有望率先设“心理移动门诊”
“胃痛难受,功能检查没问题,但又久治不愈,这很有可能是心理疾病导致的,其实这是一种心身疾病。”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黎柱培表示,很多临床症状只是抑郁障碍的躯体表现,比如有的人家庭突遭变故,他可能表现出来的并非是唉声叹气,而是躯体上的问题,诸如胃痛、失眠等等。
这种心身疾病在综合医院患者中普遍比例很高,“特别是内科,比如心血管、消化、呼吸等专科,有四成患者都存在精神疾病。”黎柱培坦言,非常可惜的是,由于综合医院普通专科医生大多不具备精神专科知识,往往无法识别心身疾病,把关注点集中在了躯体疾病上,这最终可能导致患者辗转多个科室而难以得到最佳治疗。
黎柱培表示,最关键的是,就算综合医院医生能够识别出来心身疾病,很多患者可能出于各种顾虑,不愿意前往精神专科医院治疗。
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承担着全市的精神疾病预防、治疗与康复重任,如何让更多心理、精神疾病患者得到干预?黎柱培表示,目前该院正在探索“移动门诊”这种诊疗模式,“也就是让我们的精神专科医生走出去,进驻到各大综合医院坐诊,让心身疾病患者能够就近就医。”
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东莞综合医院中仅有少数几家大型三甲医院设立了心理科,专科医疗资源的不足也成为了抑郁障碍等精神疾病患者难以得到有效治疗的关键。黎柱培表示,目前,已经和市妇幼、中医院等医院达成了一定共识,希望通过联合设立这种“心理移动门诊”的形式,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一方面可以让综合医院和精神专科医生在专业上互通互补;另一方面,临床一旦识别相关心身疾病患者,就能转介到隔壁诊室就医,那患者自然也能得到更好的干预治疗。”
200名社区医生转岗培训补充人力
让精神专科医生走出去,意味着原本就捉襟见肘的专科资源紧缺问题将更加突出。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精神疾病的总发病率达到了17%。而与庞大患者群体相对应的是,精神专科医生资源明显不足。根据《东莞市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7-2020年)》透露,2020年底前,全市每10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要不低于3.8名。黎柱培表示,按照这个目标,东莞目前还缺200多名医生。
“精神科的医学院毕业生偏少,而且精神科因医疗风险大、工作压力大等原因,医生短缺情况尤为突出。”黎柱培表示,自从2017年该院实行薪酬绩效制度改革后,医生待遇明显提升,加上医院软硬件实力提升,“近两年医生流失情况大大好转,都是净流入”。
近年,东莞还在大力推行精神科医生转岗培训,“目前已经有200名社区医生正在通过专科培训转为精神科医生。”黎柱培表示,明年6月,东莞精神专科医生将能够达标。“而这批转岗的专科医生将会分布在东莞各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基层担当起精神疾病患者的识别、排查、预防等工作。”
此外,目前,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还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优化就诊流程,提高诊疗效率,减少人力环节,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黎柱培举例称,以后病人来就诊之前,可以先通过APP填写相关量表,进行初步评估,然后指引患者就诊,与此同时,患者的信息也能实时连接到医院,减少前期对接的环节。
构建“三位一体”康复模式
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东莞市已构建了以医院为重点、社区为依托、家庭为基础的“三位一体”康复模式。东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率、规律服药率、面访率等关键指标均排在全省前列。“经过多年的发展,市精神卫生中心为全市推动建立了多部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机制,改变了以往精神卫生工作由卫生健康部门‘单打独斗’‘唱独角戏’的局面。”昨日,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叶向阳也表示,希望市精神卫生中心不断提升精神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建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
根据东莞市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力争到2020年,建立健全与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精神卫生预防、治疗、救助、康复服务体系。
相关新闻
创新康复路径, 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今年正值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建院60周年,昨日,在该院举行的院庆活动上,由精神疾病康复期患者创作的刺绣、书法、绘画、手工,以及农疗生产出来的无公害蔬菜进行了义卖。
而这些成果也正是精神疾病创新康复手段的体现。南都记者了解到,针对精神疾病治疗和康复,近年来,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探索了开心农场、开设小卖部、文体训练、工娱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创新路径,很多患者社会功能得到明显提升,能够生活自理,主动与人交谈,分享其劳动成果,从中获得自信。
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袁丁曾表示,这些康复疗法是治疗理念转变的一大步,今后将让更多的病人走出病房,逐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昨日上午,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为李先生等七位患者举行了出院仪式。“精神疾病患者在经过专业的治疗和康复后,是可以很好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黎柱培介绍,医院之所以举行这样的仪式也是希望引起社会重视,目前针对精神疾病的治疗、康复手段非常多,而且治疗效果很好。为了消除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昨日,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还特别邀请东莞资深媒体人谭军波、东莞游泳名将陈苏伟、东莞市爱心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王庆余、第六届东莞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钟松焕等四位在社会不同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人士来到活动现场,聘任其为“东莞市精神卫生宣传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