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的血糖一定要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吗?如果偏高一点可以吗?
【专业医生天天与您说健康】
对糖尿病人来说,最关注的问题莫过于如何把血糖降下来,而血糖能降到多少才合适,也是一个让人焦心的问题,看着经常上上下下变化的血糖,总是或多或少对自己的降糖效果有担心。其实,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真的没有必要为几个数字过于担忧,如何理解呢?
首先,来了解一下《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对血糖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3.9-6.1mmol/L及餐后2小时血糖4.4-7.8mmol/L 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6.1-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 糖尿病: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从中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将血糖控制在糖尿病诊断标准以下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能降到正常血糖范围那是最理想的结果了,在“至少”与“最理想”之间是有一个区间的,这也就给血糖的控制效果提供了可浮动的空间,意味着不同的人在控制效果上是可以有不同的,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其次,来了解一下,高血糖的危害是什么?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并非像感染了细菌病毒一样所导致的,是长期高血糖损害了血管内皮后,大量的脂肪沉积其上,引起炎性反应,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最终引起心、脑、眼、肾等全身器官的病变所致。所以,对糖尿病人来说,控制血糖是重要的,但还要同时对血脂、血压等进行控制,才能真正有效阻止与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其中,对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尤其重要,它是血管内皮受损后引起血管病变最直接的因素,如果能将其控制在较低水平,即使血管内皮有受损,发生病变的程度也会大大减轻;临床上对糖尿病人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要求非常严格,要求至少控制在2.6mmol/L以下,小于1.8mmol/L更是最理想的目标,特别是对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来说,比控制血糖更为重要。因此,在低密度脂蛋白得到严格控制的基础上,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并非一定要控制到正常值。
再有就是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血管病变或多或少都会发生,有了病变的血管对高血压的承受能力下降,不仅会进一步加重血管的病变,而且还可能使斑块及血管破裂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对病程较长及老年患者来说,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ol/L以下相当重要,患者的获益比一味地追求把血糖降到正常值更为重要,空腹血糖小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也并非不可以。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的治疗应当是多方面的,并非只是降血糖,血糖降到多少应结合病情、年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其它指标的控制情况来要求,简单总结如下:
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在低密度脂蛋白及血压控制达到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力争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病情较长及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空腹血糖小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的基础上,重点应关注低密度脂蛋白及血压是否能控制达标。【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