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糖尿病地图》看失败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模式”
只要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不少人都有不嫌事大的心态。比如围观上海这波疫情,每天新增数据既令人担忧,又令人震撼,又些许让人有点“亢奋”。
4月16日,2022北大医院内分泌代谢疾病规范化诊疗论坛如期举行,著名的内分泌专家郭立新教授公布了首个《中国糖尿病地图》。
同样,报道中的数据令人担忧、震撼、且让我闻到些许亢奋的味道。尽管这对整个社会来说都不是啥好消息。
此次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的总发病率是从1980-1984年的1.29%到2019年的14.92%,39年的时间增长了11.56倍。
而按照WHO的标准,中国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更是从1980年的0.67%(WHO标准)快速上升到了2017年的11.2%,足足增长了16.7倍。
上图来源于《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作为一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并将之公布于众,对引起公众重视、防治糖尿病有警示作用。不过,上述数据也反映了一个事实:中国糖尿病防治的结果是不堪的,相关工作是失败的。
发病原因还是借口?此次调查刚好跨越改革开放后的40年,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等等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对于糖尿病发病增长过快的危险因素,报告中给出的4个风险因素包括
老龄化——中国的老龄化程度正在逐年升高,2型糖尿病(糖尿病的绝大多数类型)由于年龄高度相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老年人的增多也就意味着跟年龄相关的糖尿病患病率增加。
超重和肥胖——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男性上升较女性更为明显;城市超重肥胖率更高,但农村地区上升趋势更显著。
膳食结构——居民粮谷类食物和蔬菜、水果摄入量基本持平,仍低于推荐量。总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持平,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有所上升,豆类和奶类消费量略有下降,远低于推荐量。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平均为32.9%,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合理膳食脂肪供能比(25~30%)的上限。2012年中国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为10.5克,较2002年下降1.5克,远高于膳食指南推荐的6克的标准。同时,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D等部分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
体力活动——2015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身体活动不足率(根据WHO身体活动问卷计算代谢当量在达600METs min/周以上)为20.2%,男性(22.5%)高于女性(17.8%);城市(20.9%)略高于农村(19.4%);2007~2015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身体活动不足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城市居民身体活动不足率较农村居民上升更明显。
糖尿病发病率也会下降?除了现已确诊的糖尿病,中国成人糖尿病潜在人群达到50.1%,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风险因素若没有解除,仅仅依靠现有的防治模式,糖尿病发病率上升趋势怎会被改变?
中国糖尿病增长看似理所应当!所有国家的糖尿病发病率都是正增长吗?显然不是。
拿老龄化程度比我们还高的日本来对比(65岁以上老人,中国是18.7%,日本是28%)。
40年前,日本的糖尿病发病率不管男女均高于我国。但40年来,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一直呈增长趋势,尤其是男性发病率增长快速;而日本则在一定增长后迅速得到了控制,女性发病率甚至创造了历史新低。
(上图)中日糖尿病年龄标化流行趋势(来源: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统计数据)
不仅是日本,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包括美国(Medicare数据)、中国台湾、意大利、美国(NHIS数据)、加拿大、以色列(CHS)、韩国、以色列(MHS)、中国香港、荷兰、法国、苏格兰、挪威、匈牙利、丹麦、西班牙、澳大利亚、拉脱维亚、英国、俄罗斯,T2DM年发病率的降低幅度为-1.1%~-10.8%。
为啥糖尿病增长率会下降?存在争议(但没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释)——糖尿病预防工作的开展可能产生了积极影响
研究人员指出,世界各地开展的多层面2型糖尿病预防活动,可能产生了积极影响,包括建议对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生活方式进行改变、提高人们健康意识、增加运动量、改善生活环境以及对特定的食品和饮料征税。
美国有研究报告称,征税减少了含糖饮料和脂肪的摄入量,减少了不健康食品的购买行为,人群整体能量摄入也有小幅下降。
部分国家的肥胖患病率有所下降,如糖尿病发病率已经趋于平稳的苏格兰,肥胖发病率也趋于平稳。相比之下,在美国,虽然早期的研究表明肥胖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放缓(虽然最近的数据显示有小幅增长)。
应该拿掉借口糖尿病发病率的快速升高,当然与外部环境有关,摄入过多(饮食变化)、消耗减少(运动减少)、老人越来越多了,糖尿病的发生似乎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次生“灾害”。
不过,将责任推给这些外部因素对于改变现状并无益处。真想改变,必须内省:思考当下糖尿病防治模式的不足。
例如,围绕血糖指标的诊断和治疗模式。
目前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超过7.0mmol/L,随机或餐后2小时超过11.1mmol/L就可被确诊为糖尿病(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参考HbAc1(糖化)≥6.5%)。
通过血糖监测指标及早发现糖尿病,意义在于早干预掌握治疗主动。但高危人群的发病风险并没有解除,对于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可以说意义不大。
纳入更多病人,医学干预才会名正言顺,药企医院才有钱赚(这种想法非常邪恶)?对于医疗机构、药企和医生来说,搞糖尿病预防既没有必要、也没依据,指标反而成为防治惰性的借口。
围绕指标进行治疗也存在问题?按照指南,HbA1c≥7.0%则进入下一步治疗。以此类推,从生活方式干预到单药治疗到三联用药再到胰岛素多次注射。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疗手段逐渐升级,用药愈多,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也愈加恶化……
依据指标进行治疗,可以通过对比数据变化证明“疗效”。但是,改变了血糖的指标就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率了吗?显然没有,若真有才会奇怪,一个原因是长期用药更符合药企利益,作为最大商业力量,药企显然不会跟钱过不去,去推动减少糖尿病的行动。
“大庆实验”在国际上被誉为糖尿病防治领域的“里程碑”,它证明了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减少39%的糖尿病发生率。但是,这个实验的成果和意义显然是被忽略(选择性)了。
二甲双胍的巅峰效果是什么呢?与安慰剂组相比,二甲双胍组的糖尿病发病率降低17%。如将HbA1c作为确诊标准,二甲双胍的预防效果更为突出,糖尿病风险降低36%。
不得不承认,治疗效果不如生活方式的二甲双胍,商业上是成功的。
降糖药本身应该作为一种底线,在适当的时机弥补不足,而不是掩盖不足。对于早期糖尿病人群,药物可能还发挥了不太恰当的作用,它不仅改变不了生活方式这个根本,还有可能带来毒副作用,包括掩盖饮食和运动问题的不足。
再者,按照治疗指南的建议,说是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实则是需要患者自行等待,等到血糖指标发展到需要医学医药介入的程度,此时病情可能发生质变,很被动。比如,有些中年朋友体检发现脂肪肝指标异常,但除了等到肝功能明显异常,否则并没有什么具体治疗方案,即便有解决方案,医疗机构也没有这种服务项目的收费项目。
我想当然地认为: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应从更根本的策略上思考,比如要有帮助人们减少肥胖的政策,生活方式干预的制度化安排(如征收糖税、按照体质指数调整医保报销比例),或者健康管理类的服务项目也纳入医疗机构收费目录之中。
其实也不要完全抱怨卫生政策和医疗的不给力。生活方式改变是痛苦的,往往还是反人性的,我们潜意识是抵触的。大部分患者既想维持舒适的、可能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又怕血糖伤害身体。最佳的选择当然是“药物”了。
糖尿病等慢病的持续高发还有许许多多复杂的原因,我后面有时间会慢慢讲解。
这里有人会问:中国会不会改变?我的判断是:会!简单陈述原因一、人口老龄化的逐渐深化,医保无法支撑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开支增加。必须变“等病治疗”(治疗为中心)为“无病可治”(以预防中心卫生政策)。
二、基于未来的挑战,国家实施了药品集采、按病种分组付费、药占比考核等政策。结果会导致:原先靠药品利润支撑的商业环节断裂,加上老百姓健康需求层次随着消费能力和意识的提升而提升,糖尿病的防治模式可能开始转变;人们可能更多的转向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服务领域(比如现在力推的糖尿病逆转项目);
三、新技术的应用,例如智能穿戴设备,AI助理、数字化疗法、数字新媒体的运用,实现服务成本降低和服务效率提升,降低了高昂人力成本和沟通成本,使得相关的健康服务价格更亲民,更普及化。
减少糖尿病的发生也离不开医生的努力,制定一些相应的干预方案。尽管对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医生发挥的作用被弱化,但是,医生依然用他们的专业,为我们构筑了一道健康防线,实施更有成效的治疗方案,尤其是急性发作期和治疗急重症的时候。
在这里,我想应该感谢和表扬一下推出《逆转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的专家们,它的推出,改变了人们认为糖尿病无法逆转和需要终生用药的传统观念,为早期患者脱离糖尿病提供了更具信服力的选择。
总结
医学手段从来不是减少疾病的主要方法,不论是传染性疾病还是慢性病。
比如,这些年创伤性疾病越来越少的原因不是技术进步,而是酒驾入刑和社会治安的改善;战胜传染病更多靠的是卫生条件改善和隔离措施。糖尿病的减少也不应依赖医学手段,而应是用制度性的策略去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本文作者:糖友圈孙志明,转发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