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普小孩吃糖多,会得糖尿病吗?
原标题:中医科普 | 小孩吃糖多,会得糖尿病吗?
春节期间家里买了很多水果糖,5岁的小孙女一直吵着要吃,老伴却不让吃,说吃糖多以后要得糖尿病。小孩子能吃多少糖啊,吃几块糖就会得糖尿病吗?
“吃糖多”和“糖尿病”之间不能完全划等号,需要正确认识它们的关系。
吃糖多就会得糖尿病吗?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糖吗?减少糖摄入,是要少吃甜食吗?今天就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01.什么是糖类?
糖类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分布,各种 零食中的砂糖、粮食中的淀粉、血液中的葡萄糖等都属于糖类。糖类又被称为 碳水化合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小朋友喜欢吃的水果糖、棒棒糖中的主要成分是白砂糖,而医生或者减肥教练所说的减少糖摄入,是指 减少碳水化合物总量的摄入,在饮食结构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谷类(如面粉、大米、玉米等)和薯类(如白薯、土豆等)。
吃糖多,这个“多”字如何界定呢?这里的“多”是指 碳水化合物总量多,能量超标。从食物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上可以看到 所含碳水化合物及热量的比例,如某棒棒糖每100克(g)含碳水化合物98.5g,含能量1675千焦(KJ),某大米每100g含碳水化合物77.4g,含能量1425KJ:
每日由食物提供的热量应不少于 5000KJ,其中 碳水化合物应占 55%-65%,合理的谷薯类摄入量是每天 250-400g[1]……忽略这些计算步骤,简单来说,如果正常体重的普通劳动者一天吃了400g的大米,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已经达标,在这个基础上又吃了一些糖果,即摄入了过多的碳水化合物。
02.食物怎么转化为血糖?
我们吃的食物经过消化系统各种酶的作用转化为单糖(如葡萄糖等)进入血液, 部分随血液运送到全身的组织和细胞,作为能量的来源。部分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部分参与脂肪酸的合成与代谢[2]。
血液中葡萄糖维持在正常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当剧烈运动或进食减少时,通过糖异生(体内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和分解糖原来产生葡萄糖以供给能量。
在血糖的调节过程中有一组非常重要的激素,就是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由胰岛α细胞分泌。进餐后,葡萄糖水平的升高会迅速引发胰腺分泌胰岛素,促进肝糖原合成,抑制肝脏的糖异生,加速组织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总的来说, 胰岛素的这些作用降低了血糖水平。餐后数小时,血糖水平开始下降,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水平。
由此可见,即使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持血糖的稳定。但不能忽视 长时间摄入量超过消耗量,会增加脂肪的合成,导致肥胖、高脂血症等。
03.糖尿病是怎么发生的?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以血糖升高为基本特征,往往合并有高血脂和肥胖等。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有很多,如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工作压力等,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总结为 胰岛素分泌的缺乏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胰岛素抵抗)。
比较常见的 1型糖尿病具有以下特点:年龄通常小于30岁;“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常以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非肥胖体型;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浓度明显降低;免疫标记物阳性。而 2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的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有家族病史、肥胖、血脂异常等情况需要进行筛查。其它特殊类型的可回顾往期文章: 你认识戴着面具的“1.5型糖尿病 ” 吗? 妊娠期高血糖危害知多少 。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因素主要与城市化、老龄化、遗传易感、超重肥胖有关 [3],其中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 9.6%,肥胖率为 6.4%,比 2002年分别上升了 5.1%和 4.3%。
因此相较于控制小朋友吃几块糖的问题, 对饮食结构和碳水化合物摄入的把控明显更为重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推荐对于儿童来说,食物多样是基础,每天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其比例可根据下图算法进行搭配,并配合运动。
04.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吃?
对于糖尿病患者每天要摄入 105-126 kJ/kg的能量,再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其中 碳水化合物占 50%-65%,脂肪占 20%-30%,蛋白质占 15%-20%,营养教育与管理有助于改善糖耐量,并有助于减少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05.小结
与其担忧糖吃多了会得糖尿病,不如想想高脂、高热量食物吃得太多,摄入过多对机体的负担过重。所以,盲目地减少甚至不吃糖类物质的饮食方式是不均衡、不正确的。总而言之,应适度减少高热量、维持均衡合理的食物摄入。要想预防糖尿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坚持健康均衡饮食、坚持适量运动。
-END-
【参考文献】
[1] 杨月欣 ,张环美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简介 [J].营养学报 ,2016,38(03):209-217.
[2] Chandel NS.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Biol. 2021 Jan 4;13(1):a.
[3] 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41(08):668-695.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
撰稿:杨晓晖
编辑:陈艺璇
审核:杨娜 韩偎偎监制:邓娟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